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赶考路上我答题

赶考路上我答题

□ 陈宏宾

从确山县城通往朗陵街道朗陵村的那条路,我走过无数遍,每一次感觉都不一样。

那是一个下午,我突然接到通知,让去参加扶贫,下午3时在朗陵村小学开会,并与分包帮扶的贫困户见面,就这样拉开了扶贫的序幕。

来到操场上,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两位70多岁的老人,女的叫高花,男的叫刘四轩,女的用车子拉着男的过来参加会议。第一次见到他们,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会议结束后,我和大娘、大爷合影留念。

随后,按照工作安排,在大娘的陪同下,我们往大娘家赶去。第一次走进大娘家,给我的感觉是压抑、沉闷,满屋子破衣服的霉味,夹杂着院子里的鸡屎散发出来的味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呀!

大娘对我说:“你大爷常年有病,儿子从小患脑膜炎留下了后遗症,你大娘我也患有慢性病,你别嫌弃。”

“大娘,看您说哪去啦!”我嘴上应付着大娘,心里却犯嘀咕,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帮他们。

脱下外衣,我开始帮大娘打扫卫生,大娘连忙阻止我。我既然来了,先帮大娘整理一下院子吧。

“你大爷瘫痪多年,天天闷在家里,他的愿望就是出去转转,哪怕出去找几个老年人聊聊天也行,大娘我就是弄不动他。”大娘说完叹了一口气。

听完大娘的话,我若有所思。

第二天,我就到朗陵街道民政所找到我的老同学李所长,向他说明了情况。没想到,李所长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你下午带着大爷的身份证和残疾证,到敬老院领一辆轮椅吧!”

当我和朗陵村的几名干部把轮椅送到大娘家时,大爷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大娘更是开心得合不拢嘴。

“孩子,你满足了你大爷的愿望,看把你大爷高兴的。”大娘说这话时,眼里噙着泪,她的儿子刘付才就站在她身边。

“大娘,付才哥能干些轻一点儿的活吗?”我问大娘,“他就这样天天闲在家里吗?”

“孩子,他也想出去打工挣钱,可这个家离不开他。再说,他大字不识几个,哪里有人肯用他。”

“大娘,我听说咱村里正招保洁员,每月工资500元,活也不重,又能照顾家,付才哥愿意干吗?”

“愿意,人家要他吗?”

“大娘,干保洁员是国家照顾贫困户的一项政策,我去找村委领导协调一下。”

“中呀!你要是让付才在村里干上保洁员,我多年的心病也算解决了。”

当付才哥穿上村里统一配发的保洁服时,大娘哭了,留下的眼泪是高兴的泪、感激的泪。

时间来到2019年6月,当再次踏进大娘家的门时,我感觉好像少了什么,就问大娘:“大爷近来身体还好吗?”大娘沉思一下,难过地说:“你大爷走了,走得很安详。”

“大娘,怎么没告诉我一声呀,让我也送送大爷。”

“孩子,你大爷临走时嘱咐我,不让麻烦你。我们在村干部和亲戚的帮助下送走了他。”大娘说这话时,语气有些哽咽。

过完暑假,我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了颈动脉瘤,就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到省城的医院做手术。我顺利做完手术还没有出院,手机突然响了,是大娘打来的。

“宏宾,听说你在省城住院做手术,不碍事吧?”

“大娘,没事,小毛病,住几天医院就回去。”我没有向大娘说实情。

“孩子,好好养病,回来了大娘去看你。我养殖的土鸡都开始下蛋啦,大娘没有舍得卖,专门给你留着。”

“谢谢大娘。”此时我已是满眼泪花,说不出话来。

亲情来源于血脉,但是有些亲情与血脉没有一点关系。帮扶,让我与大娘家的亲情更浓、更亲。

庚子年春,一场疫情突然降临。一天,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拿起一看,是大娘打来的。

“孩子,疫情严重,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手术后恢复得咋样了?”大娘一直牵挂着我。

“大娘,谢谢您!我很好,您放心吧。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只管给我说。”

“大娘身体还好。如今国家政策好,我和你付才哥在家搞养殖,日子比以前强多了。房子国家也给修了,付才当保洁员,每月还有工资,这一切都得感谢你呀!”

“孩子,在你的努力下,村里的路全修成水泥路了,你再也不用担心泥泞啦!”大娘向我讲述着村里的变化。

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词语:感恩。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感恩党对我们的关爱,感恩国家的大政方针。

再次走在大娘家门前的水泥路上,我心里十分舒服。路通了,自来水通了,网络通了,更主要的是人的思想通了,村里引来了企业,栽下了围村林,有花有果。我想,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尝到自己亲手种下的幸福果实,那才叫甜。

搁笔远眺,目之所及的是笑脸,是崭新,是希望,一群质朴的村民也在望着我们,目光中饱含期许,期待我们这些赶考路上的人,答好每一道题,为新农村建设再创奇迹。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425/6980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