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炎黄文化 淡泊名利的两位孝子

淡泊名利的两位孝子

记者 李贺建 柳浩楠

在这个世上,有一种爱,与生俱来,如海深沉,如水纯净,经得起考验,熬得过时间,比任何爱都无私,这份爱,叫父母之爱。

正所谓父母慈爱,子女孝顺,驻马店在两汉时涌现了许多孝子的故事。

汉代实行察举制度,孝顺廉洁之士可以入仕为官,故史书对至孝者记载尤多。西平人郅恽、郅伯、李咸、郅寿;汝阳人蔡顺、周勰、周燮;平舆人周乘、陈蕃、许靖、周子房;慎阳(今正阳)人黄宪、戴良;朗陵(今确山)人郭亮、范滂等人皆以孝廉得以出仕为官。如汝阳人蔡顺,养母去世时家中失火,蔡顺就伏在棺木上大哭,使棺木免遭火灾。养母生前惧怕雷声,故每遇雷声,蔡顺就急忙跑到养母坟前说:“顺在此。”还有朗陵人范显,母亲去世后,其“负土成冢”。故后人有诗赞道:“汝南多君子,表表六孝廉。衡门栖黄宪,大雪卧袁安,忝荷王龚职,深幕漆雕贤。”

今天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正阳县戴良、黄宪两位孝子的故事。

戴良是东汉人,他的父亲做过大官,所以家里非常富裕。戴良侠肝义胆,拿钱不当回事,所以大家都说戴良有侠客之风。戴良还是个孝子,怎么个孝法呢?戴良的母亲不知道什么原因,喜欢听驴叫。戴良问他母亲:“娘啊,您怎么喜欢听驴叫呢?”老太太说:“驴怎么会有那么大嗓门呢?我就觉得它嗓门那么大,叫起来怪有意思的。”

于是戴良买了几头驴在家里养着,平时让驴叫唤来取悦他的母亲。可驴也不是成天叫唤,它愿意叫的时候才叫,不愿意叫谁也没有办法。戴良为了让母亲高兴,就自己学驴叫唤。

有一回,老太太在屋里生气,戴良便在院子里学驴叫,一听到驴叫唤,老太太马上转怒为喜。戴良学完驴叫进屋问:“娘,您怎么样?”老太太说:“挺好的。”“您刚才听见驴叫唤了吗?”“听见了,就因为听见驴叫了,所以我才高兴了。”“那是我学驴叫的,为了孝顺您。”于是戴良这个孝子就远近闻名了。

后来戴良的母亲死了,戴良的哥哥和戴良为母亲戴孝。在灵棚里的时候,这哥俩儿又不一样了。他的哥哥光喝粥吃咸菜,几天下来脸瘦下去一圈。戴良又喝酒又吃肉,什么好吃就吃什么。他的哥哥看到很不高兴,就问戴良:“你怎么能这样呢?母亲刚去世,你就又喝酒又吃肉,是不是违反礼数呀?”戴良说:“哥哥,什么叫礼数?礼数要合乎道理,母亲活着的时候,我们要竭尽全力尽孝。母亲死了,我们就要把自己的身体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坏了,这才是对母亲的不孝。”他的哥哥听他讲出这番道理,也就无话可说了。

戴良有才华、有思想、有见地,又是孝子,所以后来有人举荐他当孝廉,但是戴良不愿去,有人认为可能孝廉的位子太低,便让他去当更大的官,但戴良还是不去。当时有人就问他:“你觉得你的才华达到了什么水平?”戴良说:“我的才华就好像孔子生在东鲁,又好像大禹生在西羌,独步一时,谁能和我比?”戴良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跟孔子、大禹相比。

戴良共有5个女儿,全都知书达礼,十分贤惠。有人来求婚,戴良应允,陆续将5个女儿嫁出去。每个女儿出嫁,戴良都给她备办一份极为简陋的嫁妆:简单的衣服、布被子、竹箱子、木屐。如此而已,全无金银珠宝之类的财物。而他的5个女儿也都能遵循父亲的教诲,甘守贫俭,毫不为意,大有戴良的隐者之风。

戴良虽然才高性傲,谁都不服,但他很佩服同县的一个人,那就是同为孝廉的黄宪。每次见到黄宪他必定正容起敬。一次见过黄宪回家后,他还沉迷在与黄宪交谈的情景中。他母亲看他若有所失,就问:“你又见到黄宪了吧?他有什么高人之处?”戴良答道:“我没见叔度时,觉得自己不比他差。见了面后,又总觉得处处不如他。”

黄宪少时家道贫寒,但聪颖好学,履洁怀清。14岁时,他在慎阳客店遇到颍川名人荀淑(就是后来曹操谋士荀彧的爷爷),两人相互施礼,交谈终日。荀淑被黄宪高深的言谈和优雅的气质所打动,久久不忍离去,临别时握着他的手说:“君年虽幼,却真可为我师表哩!”

同郡还有陈蕃(东汉太傅、当时三君之一)、周举(东汉尚书、当时八俊之一),两人在一起常叹:“旬月不见黄生,粗鄙、吝悭的念头就在心中萌发了。”陈蕃后来到京师任太尉、太傅后,经常对朝中同僚说:“叔度如在,我就不敢先任此等重职了。”

黄宪举孝廉后还被公府征召,但被他拒绝了。最后实在无法推脱友人的劝说,到京城两个多月,他就告辞回归,过起了闭门谢客,以书为友的生活。因此,他也被后世誉为“征君”。

当时的太学生首领郭林宗这样评价黄宪:“叔度汪汪如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黄叔度的才识,就像水势浩大的几千顷池塘,让杂质沉下去也不怎么清澈,搅扰它又不怎么混浊,真是不可估量啊。

因黄宪品行高雅,后人还专为他立碑建词,唐代时大书法家颜真卿还专门到慎阳为他书“汉黄叔度墓”五字刻碑。

近年来,正阳县积极弘扬孝德文化,通过评选“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系列活动,用先进典型引导人,用身边事例激励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着力打造中国孝德文化之乡。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523/7029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