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科技推广 选育田里话丰收

选育田里话丰收

记者 张丽丽

五月天中,麦浪滚滚。

在上蔡县五龙镇一片选育田里,即将开镰收割的小麦长势喜人,颗粒饱满。微风拂过,一波波麦浪翻滚涌动,仿佛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86岁的刘世扬扶着便携座椅站在田间,声音洪亮地向前来参观的人群介绍该片选育田的情况,言语之间充满自豪。在他身后,30多亩选育田分别标注着牌子:轮选125、轮选125-7、轮选122、轮选121……

“目前,我们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已经培育出小麦品种18个,其中核心品种有轮选125等3个,优秀品种有轮选122等6个,争取这两年通过国家审定……”刘世扬边说边引导大家观察他身后的轮选125小麦的长势。

刘世扬查看麦子长势。

穗稠、粒大、秆粗……这是大家走进选育田,仔细对比普通小麦后对田里小麦的一致评价。在这片不大的选育田里,成熟的麦穗泛着金光,该中心的10多名科技人员正忙着采样,收集实验数据,确保它们的适应性,以便大范围推广。

在选育田不远处,50多亩的繁育田里也是一片丰收景象。据上蔡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23起,该中心每年可以通过审定1~3个小麦品种,“十四五”期间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数量达13~15个,将组成上蔡县小麦优良品种群。

“我县每年推广应用达150万亩,按照选育田每亩600到700公斤的产量,预计‘十四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00万亩,增产小麦1.5亿公斤,社会效益1.8亿元。”该负责人说,届时,通过品种成果转让,将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驻马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近年来,我市坚持“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刘世扬和他的团队,就是我市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一个典型,经过38年的努力,他们为全市农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如今,刘世扬由于身体原因一次只能走一二百米,这正是整片选育田的长度。即便如此,刘世扬每天都要来这里看一看,帮助科技人员培育好种子这一农业的“芯片”。刘世所自诩为大家的“助手、参谋和顾问”。

麦穗金黄,丰收在望。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刘世扬信心满满地说出他的展望:今后几年培育出抗冻抗伏、强筋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品种8~10个,使我市小麦加代繁育取得新突破,让“中原粮仓”的名声叫得更响,让“天中粮”走进更多中国家庭。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524/703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