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致富有道 温棚产业鼓了群众“钱袋子”

温棚产业鼓了群众“钱袋子”

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李勤玲

“老桂很实在,从不缺斤少两,他家的甜瓜酥脆香甜,每年我都过来拉他的瓜。今年已经是第二次来购买了。”近日,在汝南县板店乡魏岭村绿色食品基地,来自平舆县阳城镇的电商经营户孙林林一边忙着往车上装瓜,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基地旁的公路上,拉瓜的车辆来往不断。摘瓜、装袋、称重、收款……种植户虽然忙碌,但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孙林林说的老桂是种植户桂龙民,今年72岁,汝南县宿鸭湖街道桂庄村人。2018年春,在亲戚的介绍下,桂龙民带着老伴来到魏岭村,加入绿红火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一座占地4亩的温棚,在合作社种植专家的指导下,桂龙民第一季种植的番茄收益8万多元,尝到了承包温棚的甜头。

“这个温棚一年可以种两季,卖了甜瓜种番茄,一年能赚10多万元。”桂龙民说,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用药,他老两口只需按时管理即可。上市季节,外地客商的车开到温棚门口,完全不担心销路。

像桂龙民一样,魏岭村周边有30多家农户通过承包温棚种植瓜果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村里100多名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门路。同时,也吸引了县城及外乡喜欢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温棚瓜果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据魏岭村党支部书记魏永红介绍,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由该村村民魏永波2017年创建。魏永波当年流转土地100亩,一次性建了21座温棚,注册成立了绿红火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种植规模现已发展到400亩,拥有温棚300座,全部承包给喜欢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承包户负责管理,收入扣除合作社投资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费用后全部归承包户所有。

“种植过程中,我们施生物菌肥、喷有机农药,生产的果蔬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远销郑州、周口、许昌和安徽合肥等城市,年产经济效益900多万元。”魏永波说,等收了麦,他准备再流转100亩地,扩大基地规模,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汝南县积极推进以优质番茄、桃梨为主导的瓜果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县仅优质蔬菜常年复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分别达1.3万座、2.2万座,年产果蔬114万吨,年产值25亿元以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525/7035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