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文化资讯文化风采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拉洋片的那声“嗨”(周姝芳)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拉洋片的那声“嗨”(周姝芳)

“往里头看,往里头瞅,拉洋片的木箱里啥都有!”

“嗨——”,一声长长的喊声,嗬,拉洋片的要开演了。呼啦——聚拢来一群小脑袋。

那个五颜六色的木箱就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总是吸引着我和小伙伴的目光和脚步。

哪吒踩着风火轮,孙悟空扛着金箍棒手搭凉棚,白娘子美若天仙,大水漫了金山寺……

那个六棱形的窗眼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

窗眼外,锣鼓镲钹,槌梆钟铃,不时交替敲击,拉片说唱表演,艺人忙得不得闲,围观的人乐不可支。

小时候,看拉洋片,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而过瘾的事情。

时代发展迅速,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让人目不暇接。

从《聪明的一休》到《熊出没》,多姿多彩的动画片陪伴着一代代孩子成长;从《霍元甲》到《人世间》,层出不穷的电视剧演绎着古往今来爱恨悲欢;从《少林寺》到《长津湖》,巨幕电影高清画质,超强音效,带来震撼人心的视听享受。

庙会上的拉洋片渐渐不知所踪了。

直到上次去开封采风,在清明上河园,我又见到了拉洋片的。他穿着蓝布大衫,头戴礼帽,留着短短的络腮胡,红黑相间的箱子周围放着几个长条凳,箱子上留着四个六棱窗口,上边写着“拉洋片 每人10元”。

“往里头看来,往里头瞅”,“嗨——”,扩音器里响起开场白。几个孩子凑上前去往里瞧,眼睛里的好奇和欢乐和儿时的我一个样。木架上锣鼓声响,唱词顿挫有力,表演忙而有序。

童年的一幕再现。

按动快门,孩子的观看,游人的围观,我留存下一张张照片。

听说,河南拉洋片的,就剩下这一位艺人仍在坚持。

这么多年,我一次次举起摄影机,记录着一朵花的绽放欣喜,一个孩童最富感染力的笑容,记录着山川壮美、风物人情,记录着生计的艰辛,记录着乡亲的淳朴……

我为一帧帧的画面配上或优美,或哀伤的乐曲;为一幅幅照片配上精心琢磨的文字;为一段段视频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和旁白;最终将作品以美篇的形式向众人展示。

这个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他,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六棱形的窗眼……

童年,埋在心里的种子,悄然发芽、开花、结果了。

于是,我不再叹息,不再扼腕。

拉洋片这种表演形式或许有一天会消失,也或许它的艺术生命长青,但人们追求美,追求艺术的脚步,永不停止。

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传承,在发展创新中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再呈现。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教育局)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513/7036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