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上蔡县 “天河”之下麦飘香

“天河”之下麦飘香

全媒体记者柳浩楠

在上蔡县黄埠镇东边的北汝河附近,有这么一处建筑,它由石头、砖、水泥砌成,拱形门洞相连,东西纵横,高约8米,宛若一条璀璨的“天河”流淌在夏收之际的金黄麦田。这就是上蔡县的引水上岗工程旧址。

当年,引水上岗工程包括引水蓄水工程和引水上岗四级提灌工程两大部分。可惜的是,经过数十年的风雨侵蚀,灌渠已损坏严重,不再使用。灌渠旧址上,“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标语仍清晰可辨。

据当地村民介绍,黄埠镇至邵店镇一带为岗岭地形,地势较高,水资源匮乏,农田灌溉和人们的日常用水比较紧张。群众曾有俗语:“五天一小旱,十天一大旱,半月无雨苗枯干。吃水贵如油,人人都发愁。”

1974年7月,上蔡县委、县革委为解决群众饮水和灌溉问题,决定从黄埠公社新庄村引南汝河(宿鸭湖上游)入北汝河,至马埠口村西南建闸设站,再经四级提灌引水至邵店公社杨楼进行灌溉,项目建成后极大缓解了当时局部灌溉和饮水困难的状况。

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引水上岗工程在当时的重要性:一级提灌水渠全长2760米,可灌溉农田28000多亩;二级提灌水渠全长1090米,可灌溉农田约20000亩;三级提灌水渠全长940多米,可灌溉农田30000亩;四级提灌水渠位于岗岭的最高端,全长约500米,本可灌溉农田近2万亩,但因资金问题,四级提灌站及水渠建成后,未曾配套机器。

上蔡县引水上岗工程长度近5公里。通过老干渠石墙上刻着的“百尺民兵团”“城郊分团”“无量寺分团”“塔桥民兵团”“西洪分团”“大路李分团”等字样,可以看出全县20多个乡镇参与了建设,每一段都有修筑单位的标注。

整个引水渠拱洞众多,可以想象当年工程量十分巨大,在现代化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主要靠村民的双手、简陋的工具一点点建成。水渠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等标语鼓舞着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个工程也使他们的“红旗渠精神”得到发扬。

2014年5月,上蔡县引水上岗工程旧址被驻马店市政府命名为“驻马店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蔡县引水上岗工程不仅仅是当地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见证,这些带有特殊年代印记的建筑,也是留给后人的一座精神丰碑。

(图片由张斌提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531/7046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