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热点聚焦 认识计算机病毒对电子化档案数据的危害

认识计算机病毒对电子化档案数据的危害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向前,经济水平的增长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动力与支持,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和使用,档案信息也逐渐开始电子化。但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病毒也带来了不少的危害。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同时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以及破坏性,其生命周期为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可对计算机程序和功能造成破坏的程序,它通常情况下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当中,而非独立存在。当计算机中病毒以后,轻则导致程序运行速度变慢,重则导致计算机直接死机,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二、计算机病毒对电子化档案的危害

(一)计算机病毒激发后直接破坏电子化档案数据

大部分计算机病毒在被激发后可直接破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其手段为格式化计算机内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删除用户重要的文件和档案信息,破坏CMOS设置等,以至于档案数据在实施电子化以后遭到直接破坏,大量数据资料受损。

(二)占用磁盘空间、破坏信息

(1)引导型计算机病毒的侵占方式通常是由病毒本身入侵计算机用户的电脑磁盘,占据磁盘引导扇区,将原来的引导区转移到其他扇区,即计算机病毒占据原本的引导扇区,挤占计算机用户档案信息所在的空间,导致电子档案数据被覆盖,永久性丢失无法恢复。

(2)文件型计算机病毒通常利用DOS功能进行传染,这种病毒传染速度极快,能在短时间内传染计算机内大量文件,非法侵占计算机内原有数据文件的磁盘空间,此种计算机病毒虽不会对磁盘上原有文件进行破坏,但由于原有数据的空间受到侵占和挤压,导致每个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长,造成磁盘空间严重浪费。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赵冲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615/7076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