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文学 常顺
常顺
常 顺
石新宇
常顺是常二奶的儿子,他们家距离我家只有几十米。
常二奶和常二爷原本在县城经营一家油盐酱醋小店,生意还不错。他们挣了一些钱后,在我们村买了几十亩地并在我们村落户,不久解放了,土地改革时他们被划成地主成分。那时候常顺才几岁,他上面有个姐姐叫桂英,下面有个妹妹叫小英。
我没有见过常顺,关于他的事情都是听父母和村民们说的。常顺十七八岁的时候,不知怎地得了精神病。那时常二爷已经去世,常二奶的日子很艰难,只能简单地买点儿药让常顺吃,事实上当时我们那里也没有专门治疗精神病的医院。常顺到处乱跑,病情越来越严重。
因为担心常顺晚上跑出去,常二奶让他睡在里屋,自己则睡在堂屋门口。那年秋收后的一个晚上,天下着濛濛细雨,十分燥热。常二奶觉得气闷,打开了一扇房门。好在有门帘,蚊虫进不了屋。她一直保持警惕,过不多长时间就会醒来看看里屋。当她又一次醒来时大吃一惊,常顺不见了。她赶紧叫醒小英,让小英去喊我父亲。我父亲又喊上附近住的几位村民,找遍全村也不见常顺的影子。村内有两口水井,不深,他们举着马灯仔细查看,只有井水。村子前面是一条河,虽然河床很宽很深,但河水浅得只能没过脚面,淹不死人的。重要的是河南岸的农田里有一口灌溉井,比村内的水井深得多。我父亲等人到灌溉井那里寻找,井口很大,有坡度且已经湿滑,天暗得伸手不见五指,马灯的光线不足,几个人扯着手让一个人举起马灯向井内看,没有看到什么,又换个人向里边看,还是没看到什么。村里村外,危险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不见常顺的影子,他们只好作罢。
几个小时后,天还是黑得对面不见人,常顺所在生产队的队长却敲响了上工的钟,要大家去把那口灌溉井填上。我家属于另一个生产队,天亮后我父亲又和几位村民去灌溉井那里寻找常顺,灌溉井已经被填上了。
从此之后,常顺再无消息,但村民私下都在传,常顺很有可能死在了那口灌溉井内。当然这样传的意思,并不是说生产队长谋害了常顺。村民们说,常顺虽然整日乱跑,但从未跑远过,大黑的天又下着雨,他能跑到哪里去?如果不是掉进了那口灌溉井内,他又到哪里去了呢?
我的一个远房婶子,身体一直不好。常顺失踪后第二年的一天晚上,婶子突然得了“斜病”,农村人称为“鬼魂附体”。婶子自称常顺,大骂生产队长,说自己刚刚跳进那口灌溉井内,天不亮生产队长就让填井。谁要是“鬼魂附体”了,左邻右舍都会去看望,所以婶子说的这些话很多人都听到了,大家就更相信常顺是死在了那口灌溉井内。这话后来肯定也传到了常二奶的耳朵里,只是常二奶家根本没有能力把那口灌溉井扒开。
丈夫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先是精神失常后是杳无音讯,常二奶的心情可想而知。好在她会养蜂,院子里一直有几个蜂箱,卖蜂蜜能有一些收入。更好的是,她的大女儿桂英很争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张掖市一所高校教书,并在那里成家。桂英有两子一女,次子叫任宇,比我大三四岁,在我们村生活过几年,上学时总是带着我,同学们都以为他是我亲哥。
1979年前后,桂英通过熟人给小英介绍一个在西安工作的对象。这个人到我们村去过,个子高高的戴着眼镜,很文气很和气。后来他和小英结婚,育有一女叫小霞。两年后,他把常二奶和小英接到了西安。
常二奶再未回过我们村,如今她已经不在了。让人欣慰的是,历经磨难的常二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责任编辑:石新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801/715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