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

文/陈志翔

有一部励志书籍开篇这样写道:打开你自己,你将发现,你的优雅,你的从容,你的光华与嘹亮,就在你的内部;打开你自己,让自己出来,你会发现,这就是让自己诞生的激动人心的体验。

我是沧海一粟,无力也不可能掀起层层巨浪。我只有遵循着正常的生活轨道,按部就班地挪动。可是,我又不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的人,一生还想为社会留下点儿什么。所以,我像野马一样在社会底层横冲直撞,有时碰得头破血流。就这,还死不悔改,硬着头皮向前闯,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对生活的看法也有独到之处(这种说法有抬高自己的嫌疑)。譬如,那种胸无点墨反倒夸夸其谈的人,对任何事都不懂装懂,说起大话吹毛求疵,仿佛天文地理人间万物无所不知。这种人把随波逐流者弄得神采飞扬,不知所终。而我,视此种人为渣滓,为粪便,为不齿于人类的垃圾。那些学识渊博的人,则常常以普通人自居。倘若有人向他讨教,他便谦虚地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越是不读书不看报的人,越不知天高地厚;越是读书破万卷的智者,越沉默寡言,表现出一种超凡的气度。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生于富二代的人,可以从容,也可以挥霍。他们觉得无须奋斗便可唾手而得。富二代中也不乏奋斗者,一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刻苦努力,那是凤毛麟角;生于平民家庭尤其是极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幼挣钱读书,便养成了奋斗的基因。

成为自己,首先要有格局。格局越大,视野就越宽阔;格局越小,心胸就越狭窄。格局与个人的认知、眼光、胆识、智慧、责任心和使命感等诸多因素有关。一个人要改变人生,就要提升格局。要提升格局就要讲求格局,而讲求格局的关键是增大心量。

孔子从55岁开始周游列国,历经14个春秋,走过许多国家,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一个国君认可。68岁时,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假如他向弟子们挥手说,“算了,散伙吧,各奔前程!”那么,孔子也就结束了。不管孔子以前有过怎样的努力,积累过怎样的学问,都会灰飞烟灭。正因为孔子有水滴石穿的韧劲儿,世界上才有了万世师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人有个性,却没有绝对重合的性格。因此,人类才构成一个美好而复杂的社会。这就像地貌一样,有山脉,有大川;有高原,有峡谷。如此,才使世界上错落有致,五彩纷呈。

成为自己,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行动起来何其难啊!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任何时候都要秉承不变的性格,任何时候都不应改变初衷,要一直朝着追求的目标艰难地行进,直到与人生告别的那一刻,依然从容面对,这才是“成为自己”的人生。还有就是,人活着要光明磊落,洋洋洒洒。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具有区别于其他低级动物的高级魂灵。这种魂灵加以淬炼,就会升华到某一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唱出“百家争鸣”的自由之歌,才会发出社会共融的和谐之音!这就是成为自己。我必须成为自己。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809/7167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