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文化资讯文化风采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父亲的工天记账本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父亲的工天记账本
文/胡斌
去年过年回老家,趁着空闲收拾家务,收纳箱里几本泛黄的笔记本引起我的注意。哦,这是父亲的工天记账本,霎时间,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我小心翼翼拿起一本,弹了弹表面的灰尘,翻开了其中一页。泛黄的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1998.6.18,张四娃家砌砖一天,记账5块;1998.6.19,王老五家,砌灶台一天,记账8块……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父亲用这样的方式记录着他一天的劳动所获,记录着一家人的希望。
我的家在一个偏远小镇的大山里,父辈以种田、空闲时间在当地帮工谋求生计。我家四口人,但田地的亩数不多,不够养活一家人,所以父亲就只能另求出路,从1995年起当起了学徒,成了当地一名泥浆工。父亲话不多,但干起活来雷厉风行,快中有细,所以邻居都愿意叫他帮忙。
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乡人走出大山,去北上广深务工。勤劳朴实的老乡们用辛勤的双手在城市里打拼,大都存下不少积蓄,返乡建新房的人也越来越多,父亲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印象中,一年365天,父亲有360天都在帮人修房造屋,几乎全年无休,每天早出晚归,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一干就是27年,工天本也陪伴着父亲走过了27年。从20多岁的年轻小伙,到如今年过半百的中年大叔,岁月早已在父亲的脸上留下了道道痕迹,本身白皙的皮肤早已变得黝黑,手上布满的老茧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一本本工天记录本,承载着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更记录着父亲为了这个家庭的责任。记得上小学时,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晚上我突发奇想问父亲:“爸爸,您有梦想吗?”爸爸打趣地说:“我的梦想是搞一个大鱼塘养鱼。”
后来我和弟弟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利好政策下,父亲也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在家乡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他搞起了养殖业。家乡的道路也由以前的泥泞小道变成如今的水泥马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父亲养的鱼可以直接拉到镇上出售了。
父亲扛着家庭的责任,负重前行,而我承载着父亲的梦想,走出了大山,成了百万筑路大军的一员,扛着“开路先锋”大旗,让世间本没有路的地方变通途,努力践行交通强国伟大梦想。
(作者单位:中铁二局五公司)
责任编辑:付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812/7173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