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老有闲趣读闲书

老有闲趣读闲书

文/陆明华

退休后,无事相催,无债相逼,无忧相煎,无论晴雨昏晓,泡杯热茶,或坐或躺,读本闲书,就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所谓闲书,顾名思义,就是闲来无事时所读之书。读闲书一定得具备“三闲”才行,即闲时、闲心、闲情,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意趣全无。读闲书,不受时地所限,有闲时即可读,信手取来,随手弃去,短读段,长读篇,何其自由!读闲书,不带任何目的,既非为求取功利,亦不为增长学问,不求背诵,亦不求甚解,何其轻松!

读闲书,最佳的阅读之境是带着自由的心态阅读,是无功名利禄之心的阅读。无疑,居家无事,最适合读闲书。闲书占据了大部分书架,床前一堆,几上数卷,阳台散放几册,厕旁亦置一本。晨练归来,手执一卷,其乐陶陶。读闲书之乐在于一个“闲”字,全凭个人兴致乱翻。我重拾《本草纲目》《群芳谱》,还抄过唐诗宋词。疫情期间宅家,我选择读《闲情偶记》《浮生六记》《养小录》之类的书。我最近正在读《唐诗三百首》,全书有注释、译文、赏析等。虽然其中有不少篇是我年轻时就能背诵的,但俗语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闲书之乐,与人生的经历和岁月的积累有关。少年读书,心态浮躁,不求甚解,一味追求故事性、刺激性;人逾中年,心态平和,反省自我,不断洗涤内心的芜杂和浅薄。自知音乐、美术素养不够的我,常常边听西方古典音乐、边欣赏大师的画册,边对照手中评点艺术家们作品的书籍,细细咀嚼消化。现在人近老年,一切都可以放下,我开始阅读中医、养生、茶经、禅理等方面的书籍。佛学书、佛经难读,但我也将其当作闲书,不时读上一段。有时执迷,满心烦恼,忽然读到一段文字,如当头棒喝,豁然开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826/7194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