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
文/黄宇琪
暑假的一天,从嵖岈山风景区游玩归来,同行的亲戚说,他的表哥专门从事红薯种植和粉条加工,还成立了专业的合作社,红薯产业做得有声有色,算是“新型农民”的代表。亲戚说,表哥的红薯基地就在嵖岈山脚下不远,问我这个学农学的大学生可不可以去“指导”一下。我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指导谈不上,那就去进行一次现场学习吧!
谈起红薯种植,表哥侃侃而谈。红薯种植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但以前种红薯是为了填饱肚子,不是有那句老话吗: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种红薯是为了让农民致富!表哥自信的话语更让我们对红薯种植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表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合作社的红薯种植基地位于伏牛余脉东部的山岗丘陵,这里的山地土质适宜红薯生长,红薯的品质在周边地区享有赞誉。当然,任何事物都不能依靠老经验、老办法,红薯种植也得寻求突破、科技创新,把握好种、管、收、藏这几个环节。红薯苗品种要更新,种植技术要创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确保产出的红薯绿色、环保、无公害。他从农科院成功引进了红薯新品种;他自主研发申请了红薯种植的三项技术专利:机械除草、机械整畦和机械覆膜,特别是机械除草这项专利技术的应用,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能有效清除田间杂草,保证了红薯的绿色无公害,提高了红薯的产量和颜值。“收”和“藏”则是提高红薯价值的关键所在,他根据市场行情,早收早卖;他建设的红薯窖,增加了增温排湿系统;为了防止红薯发芽、冻坏,他建起了冷藏保鲜库。
表哥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突破了红薯储存的难题。他储存的红薯可以一年四季销售,县城卖烤红薯所用的红薯,大都出自他的保鲜库。
表哥把小红薯做成了大产业,他也被推选为全县优秀乡土人才。新的时代,需要我们仰望星空,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表哥扎根土地、励志创业的故事深深激励着我,面临毕业季的我,更需要抛弃焦虑与浮躁、彷徨与躺平,专注学业,勇担使命,躬身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责任编辑:付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905/7206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