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父亲的四季

父亲的四季

徐春霞

父亲的四季就从初夏开始吧。父亲是农民,初夏正是夏粮收获的季节,看着金黄金黄的小麦铺满了晒场,父亲心里乐开了花,连病痛都会减轻很多。

父亲已经是古来稀的年纪了。他十几岁时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没有什么手艺,全靠卖苦力挣钱养家。几十年的重体力活干下来,父亲落下一身的病。股骨头坏死、高血压、心脏病,身体再也经不起折腾,更不能干重活了。但是一到农忙季节父亲就不能闲着。

小麦泛黄,父亲就开始去地里转悠,每天观察着麦子的变化,推算着割麦子的时间,关注着天气的变化。

麦熟一晌,啥时候开始刮西南风,父亲就说麦子快能收割了,准备准备吧。还真是如此,只要又干又热的西南风一吹,麦子就更加金黄了。中午时分,你仿佛能听见小麦在田野里摇头晃脑地说话呢。

等到小麦的头一耷拉下来,大型收割机进地,麦子就陆陆续续进了晒场。虽然收麦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割麦、拉麦、打场这些程序了,但晒麦、翻麦、扬场、装袋子进屋,也是非常累人的。如果遇上阴雨天,更要增加劳动量。所以父亲总是很紧活。

麦子一进屋,夏苗也该种上了,然后田间管理又开始了。父亲经常说,夏天的苗子都是望天收,也就是说,夏苗长得怎样、收成如何,完全看天气。如果风调雨顺,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秋天就会有一个好收成。天稍微有点旱,父亲就盼着下雨;雨下得多了,父亲又盼天晴,天气的阴晴变化总是牵动着父亲的心。干旱少雨的日子是父亲最为煎熬的。每天看着卷起叶子的禾苗,父亲就一遍又一遍地看天气预报,每天晚上七点半,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是必须看的。

看完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根据预报的结果和自己多年的经验,父亲能准确说出哪场雨能下来,哪场雨下不来。只要听到北方的冷空气低压南下,能到达黄淮地区,我们这个地方下雨的概率就高;如果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预报有雨,但十有八九下不来。你还别说,虽然没有任何地理知识,也没有啥气象常识,但父亲的预测还挺准的。

今年夏天的高温、干旱天气,让父亲寝食难安。天不下雨,就预示着秋苗长得差,收成没指望,作为农民,父亲怎能不心焦呢?

在这样的忧虑中,秋天到了。由于父亲判断准确,督促及时,给玉米和花生及时浇水,我家的庄稼长得不赖。看着玉米棒子一个个拧巴出来,越长越大,父亲喜在心里。我对父亲说玉米棒子能吃了,掰几棒尝尝吧。父亲沉默了片刻,吧嗒吧嗒嘴,最终还是说,吃啥呀,咱若是掰开了,别人会偷的,咱可不能开这个头。

我知道父亲爱庄稼如命,也不好再提吃玉米棒的事了。

父亲患有轻度抑郁症,不吃药晚上睡不着觉,经过治疗好多了。但是经历这次干旱之后,父亲的药又吃起来了。可见父亲的一颗心全在庄稼上。

希望黄澄澄的玉米、白胖胖的花生能治愈父亲。

收秋是漫长的,也是更加累人的。玉米基本实现机收,拉到晒场就行了。花生还要装车、脱粒、晾晒。虽然腿脚不利索,但父亲干起来还能顶个壮劳力。

等到冬小麦一种上,父亲算是能清闲一段了。但是一闲着,病就来了,头晕、胸口闷、脖子疼、腿颠。一通检查下来,医生说:没多大问题。

春天到了,父亲的精神头也慢慢地好起来了。经过一冬天的治疗,再加上一春天的养精蓄锐,到初夏的时候,父亲又能大干一场了。

父亲的四季,就这样轮回着。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920/7230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