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汝南县 变废为宝 汝南板店 “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变废为宝 汝南板店 “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驻马店网讯(记者 邓丹华 王朝朝 通讯员 张红卫)“玉米收获以后,看着满地的秸秆,当时我是真发愁,不清理影响整地种麦,清理又无处堆放,今天秸秆打捆机一进地我就放心了。这样直接打捆离田,地里一点秸秆也没有了,省了我们好多事。”9月21日,在汝南县板店乡唐营村一块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两台秸秆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机器过后,田里杂乱的秸秆变成一个个圆柱形秸秆包齐刷刷地码放在田间,等待装车运输,村民刘秋生看到后喜悦地说。

微信图片_20220922101415

“现在秸秆不能焚烧,堆放在沟渠路边又影响村容村貌,为从根本上解决秸秆乱堆乱放或因秸秆焚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联系了3台秸秆打捆机,免费帮助群众清理秸秆。秸秆直接打捆离田,乱堆乱发现象没有了,生态环境好了,群众整地种麦也方便了。”唐营村党支部书记陈兵说。

微信图片_20220922101420

据陈兵介绍,一亩玉米可以产生3000多斤秸秆,打捆后出售每吨290元,一亩秸秆可以卖到400多元,除去机械、人工投入,有100多元的利润。目前已经有多家生物发电厂、大型养殖场前来联系收购秸秆,有的还预付了订金,打捆后的秸秆就是“香饽饽”。

秋收以来,板店乡高度重视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通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督促各村通过各种途径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各村通过召开广播会、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坚持疏堵结合,在抓好禁烧监管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本地养殖大户、秸秆经营“经纪人”积极引进秸秆打捆、收储设备,免费为群众清理秸秆,有效推进了秸秆禁烧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了火灾隐患,保护了生态环境,巩固了来之不易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秸秆经过打捆收储后被送往养殖场、生物发电厂、有机肥厂等,摇身变成饲料、燃料、肥料,为秸秆经营“经纪人”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微信图片_20220922101424

“板店乡是一个农业乡,耕地面积6万多亩,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每年都稳定在5万亩左右,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这些秸秆处理好就是‘财富’,处理不好就是‘包袱’。”板店乡党委书记张冬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增产增效和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逐步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变废为宝,把‘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922/7236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