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国内 希望的田野 耕耘的画卷
希望的田野 耕耘的画卷
希望的田野 耕耘的画卷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各地各部门深入扎实推进“三农”工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
和风拂过希望的田野,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东北平原的稻谷颗粒饱满,黄土高原的苹果红润喜人,东南沿海的鱼虾新鲜肥美,黄淮海的青纱帐一眼望不到边……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各地各部门扎实贯彻落实,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金秋的中原大地,渠田相连、平畴如织。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今年迎来小麦、玉米双丰收,农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村口不时有满载玉米的农用车进进出出。
“今年尽管旱,但浇水足,苞谷从种到收,浇了四遍水。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打机井又通电,浇地不作难。”农家院里,村民孙六一边把一堆玉米棒铲进手推车,一边乐呵呵地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张市镇高标准粮田考察时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各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21年底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216个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繁基地加快建设,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为了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同保面积、保产量。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扫码看全文
责任编辑:任亮亮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1008/7258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