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支持“招弟”改名字

支持“招弟”改名字

石新宇

近日,原名“招弟”的河南女孩经过一系列程序后,改名“芃芃”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她因为“招弟”这个名字产生了严重自卑,害怕表彰大会,害怕自我介绍,害怕被问“你有弟弟吗?”改名后她感觉如释重负,涅槃重生,好像自己终于是自己了。

“招弟”和类似的“招娣”“迎弟”“焕娣”,含义不言而喻,就是父母希望下一个孩子是男孩。笔者老家有户人家给女儿起名字,比这些更具强烈的愿望。第一个孩子是女孩,起名“鲜”,第一个嘛,新鲜;第二个还是女孩,父母不乐意了,起名“换”;第三个又是女孩,起名“转”;第四个仍是女孩,起名“变”;第五个是男孩,终于如愿了,起名“见”,见到了。几个女孩的名字常常被人拿来开玩笑,她们和“招弟”一样相当自卑。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国人历来重视起名字,甚至有人专门著书论述起名字的原则、取向、忌讳,如把起名字和五行联系起来,宜相生忌相克,如把起名字和经典古籍联系起来,如男楚辞女诗经,等等,简直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名字往往饱含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福与殷切期望,有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不惜花钱找起名先生,起名馆应运而生。但是,当名字成为父母对另一个孩子的期望时,拥有这个名字的孩子岂成了多余的、错误的?事实上,“招弟”们的自卑正源于此。据报道,“招弟”可不是一两个人,截至今年10月24日,仅某一个省可以检索到叫“招弟”和“招娣”的女性就有11104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最多,20岁以下的“00后”竟然也有380人。如果加上“换”“转”“变”们,这个数字会是多少?

几年前的一部电影中,就有“招娣”改名“王芊芊”的桥段,如今又有“招弟”改名“芃芃”,看来希望改名的“招弟”决非一人。谁不想拥有一个听起来很美的名字呢?“芃芃”和“招弟”相比,哪个更美更有诗意还用说吗?笔者坚决支持“招弟”们改名字,重新起一个自己满意的名字。这不仅是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也是她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表现,而自我意识和追求美好生活,都是她们不能剥夺的权利。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1031/7292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