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临床综合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调查显示,我国18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 23.2%,高血压已累及约 2.45 亿成年人,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因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51.6%、45.8%和 16.8%,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血压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原发疾病一旦治愈,血压常会随之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多需要药物控制。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六大类。钙通道阻滞剂名称通常含有“地平”俩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常以“普利”二字命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是我们通常叫的“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常常叫“某某洛尔”,还有吲达帕胺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类降压药,以及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复方制剂。

在治疗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总体用药原则如下:

首选氨氯地平、沙库巴曲缬沙坦等长效降压药,每日一次服药能够使血压24小时都保持平稳状态,可避免清晨血压控制不佳,夜晚血压不稳定或者降幅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增加心梗和卒中危险。

其次要使用临床试验证据充分的可使心脑肾获益、降低心脑肾血管事件风险的药物,如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等,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再次,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合并症、并发症、用药依从性等选药。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等。

最后,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逐步递增剂量或合用两种降压药,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后,要维持1~2月一直保持稳定,再逐渐减第二种药,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降压药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为止。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华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1104/7299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