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国内 四问老年人疫苗接种 ——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调查报告

四问老年人疫苗接种 ——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调查报告

12月15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新华社记者 任 超 摄

新华社记者

90.37%,是当前全国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的人数比例;86.6%和66.4%,分别是60岁以上和8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比例。

随着奥密克戎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提出,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为何要强调老年人接种的必要性?接种是否管用?接种是否安全?记者在疫情防控一线展开调查。

必要性多大——老年人群体防线相对较为脆弱

78岁的李翠文,家住中部省份一个偏远的乡村。子女都在城里,平日里由他们送来米面油,菜是自家地里种的,一个月就去镇上赶一次集。

“见不到啥外人。”李翠文和老伴至今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不是大伙儿都打了,我们就算不打,也传染不了我们了?”

有类似疑问的不只有李翠文。对此,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员,长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

相比新冠病毒此前各类毒株,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在减弱,但传染性变得更强。极快的传播速度乘以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重症率、死亡率已经很低,风险人数仍不容小觑。

上海今年3月到6月疫情期间,与未接种疫苗者相比,60岁以上完成加强免疫人群死亡风险降低98.08%,80岁以上完成加强免疫人群死亡风险降低95.83%。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夏刚介绍,根据研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1剂疫苗都不接种,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风险大概是14.7%;如果接种了1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7.16%;如果接种了3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1.5%。

“我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的加强接种,尤其要重点加强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接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有效性怎样——调查数据显示可大大降低重症风险

在重庆,84岁的康复患者张某向记者介绍,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项基础疾病,今年7月完成了第3剂疫苗接种,11月感染新冠病毒,经过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经出院。

“国内外的研究确认,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夏刚说,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获益最大。

北京地坛医院最多时收治了超过100例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副院长陈效友介绍,这些高龄患者的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患病后重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新冠合并基础病后引发病情加重的较多。

合肥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丁震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群体来说,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加剧体内炎症反应,加重基础病病情,严重的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丁震介绍,从他们临床治疗的观察看,已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病情加重可能性相对更小、核酸转阴所需时间更短。

2022年10月,《柳叶刀·传染病》刊登了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相关科研团队发布的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接种人群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两针剂国产灭活疫苗的防重症有效率约为70%,在进行第三针剂加强免疫后防重症有效率在95%以上。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扫码看全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1219/735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