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关爱留守儿童 注重心理健康与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 注重心理健康与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外出求职谋生的越来越多,打工热潮的造就了“新名词”留守儿童、留守儿女、留守孩、留守子。出现了“新问题”指留守儿童队伍壮大。也有了“新课题”指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与教育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分析与教育。
一、由于“留守”而“守”,许多问题都在“守”中滋长的;使许多儿童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
1、因为留守,受到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因此留守儿童,产生了“以我为屮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家庭中的太阳"的心理。长辈们千方百计地关心,疼爱,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样的溺爱使儿童在心理上滋长起特殊感和优越感,进而养成牛活上挑吃挑穿、懒惰、浪费、任性骄横、欲望得不 到满足就大吵大闹。
2、因为留守,社会教育不一致。由于受“隔代亲”的社会心理的影响,祖辈爱孙辈的情况异常突出。当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发生争吵时,长辈就对孩子说:孩子受委屈了,我去骂他们,打他们:当孩子的面彼此互相埋怨、指责。这样的教育,必然使儿童不明是非,尤所适从,并滋长说谎、投机取巧、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
3、因为留守,学校教育受影响。一些留守儿童在校认为老师的原谅,学生的迁就,自己就可以自私、骄傲、任性、固执:从而致使他们品质不好。
二、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资源共享,教育公平,全面发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键是对他们由于“留守”而引起的品德、性格等心理问题,进行“留而不留”的教育。
1、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家庭环境在造成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但儿童进入学校,环境的性质产生巨大的变化,学校完全有可能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抑制并改造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某些不良影响。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让儿童教育儿童”的原则,很有见地,揭示集体教育的巨大作用”。教师应细心观察留守儿童的各种表现,及时预见和发现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和教育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童在集体中自然受到教育。
2、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诱导他们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文艺、科技活动、班队会、教学活动、个别谈话等)灌输学生做“四有新人”教育。还要教育学生在顺境和不顺境中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定座右铭、阅读有关书籍、有真对性地树立榜样。
3、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统起来才能产生最住的教育效果。学校在承担留守儿童教育任务时,必须做好与家庭、社会联系的工作。学校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深入家庭和学生生活的环境,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的脉搏,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措施:二是宣传教育留守儿童的知识。家长将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要给儿童特殊的地位。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吴国华
责任编辑:高元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1228/73609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