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中医艾灸养生疗法
中医艾灸养生疗法
艾灸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它凝聚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具有整体治疗效果。它能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等。
一、艾灸的主要功效
(一)活瘀通络
艾灸是根据人体的经脉进行的,而在经脉就是血液流通运输的轨道,随着人体的衰老,经脉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堵塞,也就是各种类型的血瘀,因为不同的物质,也会有不同的名字,有的区域还会形成痰瘀,那么一旦堵塞形成,血液不通畅,肯定会形成不适和疼痛,这时艾灸就起到了打通堵塞,活瘀通络的作用。
(二)去寒生温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感觉体内湿气严重,天气一旦不好,就会感到四肢发冷,关节疼痛,其实这些人群大可去尝试一下艾灸,艾灸在过程中可以暖经去寒,对风湿,类风湿,以及其引起的一些关节疼痛都有不错的缓和效果。
(三)预防和保健
同大多数保健养生方式一样,艾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保持持续的艾灸,可以对身体有着保健养护的好处,通过对经脉血管的疏通顺气,可以很好的调理人体气血,坚持下去对心血管形成有效的保养,保持血液输送的活力,对内脏和脾胃也是很好的辅助。
二、艾灸的常用方法
(一)艾柱灸
艾柱灸可以直接放在皮肤上,或者经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把它放在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做艾柱灸,一般同样一个穴位做15分钟,需要更换艾柱。
(二)艾条灸
艾条灸相对简单,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
(三)温针灸
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而且这种热力能透过针身传到体内,起到温经散寒作用。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 器里,将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
三、注意事项
1.施灸前后,忌过饥过饱、饮茶、饮酒、食用辛辣油腻之品。极度疲劳、大汗淋漓时禁灸。
2.孕妇腰骶、腹部不宜施灸,胎位稳定的孕妇,治疗妇产病可辨证使用灸法。
3.长期施灸后可能落下疤痕,应尽量避免在颜面部、明显外露部位、关节部位施灸。
4.若在艾灸过程中出现晕灸,要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施灸中要留心观察,防止晕灸。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王丹
责任编辑:高元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130/73936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