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
拔火罐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又叫做火罐器,拔罐主要可以起到的作用是使局部的经络畅通,气血旺盛,起到活血行气,消肿止痛,散寒除湿等作用。比较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腰腿痛和风湿痹痛。所以,在使用罐的同时,搭配使用针灸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1.竹罐
材料与制作竹罐是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即可。
2.玻璃罐
材料与制作玻璃罐由耐热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分为不同型号。
3.抽气罐
材料与制作抽气罐为一种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树脂材料制成,采用罐顶的活塞来控制抽排空气,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于选定的部位。
一、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二、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混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三、拔罐注意事项
(1)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
(2)部位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宁
责任编辑:高元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130/7393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