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与其打嘴仗 何如动脑筋
与其打嘴仗 何如动脑筋
石新宇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铁站一女厕内,一名女士发现一个男童如厕且没有关门,就对男童说“这里是女厕所,男孩不能进来”。在隔壁的男童妈妈听到后,一脸怒气指责女士吓到她6岁的儿子了,要求女士给其儿子道歉,否则不让女士离开。此事引发公众激烈讨论,中国妇女报呼吁建设“第三卫生间”。
公众的讨论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应该给予理解;一种认为这样会给其他女性带来不便,应该予以制止。这样的讨论,再怎么激烈,始终没有突破“该不该”的圈子,属于“怎么看”的打嘴仗范畴,讨论来讨论去,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两种观点都有人支持同时又都有人反对,支持的有一定道理反对的也有一定道理,我们总不能指定一些公厕允许男童进入另一些公厕不许男童进入吧?中国妇女报的呼吁,没有在“该不该”的圈子里打转转,而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而是在“怎么办”上动脑筋,可谓思路清晰,直指要害。该报呼吁建设的“第三卫生间”类似于“家庭卫生间”,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时,如果其中有人因为年龄或身体原因不能单独如厕时,可在其他成员帮助下使用“第三卫生间”。此建议让人豁然开朗,一下子解决了男童进入女厕的问题。
我们应该为中国妇女报的呼吁叫好,而且应该学习该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思路。生活上、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产生矛盾。我们是应该正视问题和矛盾,但仅有正视还远远不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才是关键,否则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注意,这里说的解决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是起不了作用生不出效果的办法。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了,付诸行动,问题才能解决,矛盾才能消除。正如治水,洪水来了,怨老天下雨大没用,怨地势不够高没有用,围堤筑坝也无济于事,只有疏通河道让水畅其流才行。前几年禁烧是基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农民焚烧秸秆污染空气,乡村干部如临大敌,出台很多规定,采取很多措施,甚至全天候值班,虽然有很大效果,但农民并不乐意,秸秆已经不用作燃料,不烧掉你让我放在哪里?后来我们为秸秆找到了出路,运往牧区作饲料,运往造纸厂作原料,压缩加工成新型燃料等等,好了,秸秆为农民带来了财富,谁还白白焚烧掉呢?乡村干部的工作负担随之减轻,可谓两全其美。
任何事情都有其“道”,有其“道”就有其“王道”。面对问题和矛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王道”。
责任编辑:杨姗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206/7402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