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是“建议”还是“决定”
是“建议”还是“决定”
石新宇
近日,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黉学门中学初三学生小张因成绩差、没有完成寒假作业,开学报名时被校方劝退,老师认为他难以考上高中,建议其直接上职高,可实现双赢。此消息引发关注后,乾县教育局回应称学校无权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
虽然校方的解释“很温柔”,自称只是“建议”小张直接上职高,为的是让小张多一种选择,但很明显,学校的“建议”实质上是不让小张参加中考的“决定”,正如一些领导说“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其实就是要求下属按他的意思办。要不然,此“建议”在小张和父母不同意后,就应该烟消云散,真正的建议,对方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一个小小的“建议”,何至于闹到网上?可以想像,学校“建议”的态度、小张和父母不接受的态度都是多么地坚决,乾县教育局用“学校无权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这样色彩鲜明的措辞来回应,也折射出校方和小张方态度的针锋相对。
2月17日,笔者曾以《权力的滥用》为题,对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中强制学生剪短发进行评论。咸阳市乾县黉学门中学劝退差生的做法,与强制学生剪短发一样,同属权力的滥用。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初中的教学任务也同时完成,学生是考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还是中专,或者不再继续读书,学校和老师可以给出建议无权作出决定。这本是一个常理,但为什么乾县黉学门中学对小张有那样的“建议”呢?假如当地及周边城市没有职高,学校又会怎么“建议”?事出反常啊。事出反常必有什么?我们知道,升学率是考核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和通用标准,而对学校和老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是教育管理部门当然和必然的工作,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还出台硬性标准,升学率不达标,学校和老师在荣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于是,多年前,在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学校不准差生参加中考、高考的现象。乾县黉学门中学的做法,是不是和升学率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完全有理由怀疑与升学率有关,原因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白,要不然何至于闹得满城风雨?校方所谓的“双赢”,到底是谁“赢”?
把“建议”当作“决定”,这就是权力的滥用。
责任编辑:闫继华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220/742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