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戏曲 唱响红色故事 展现家国情怀 湖北越调红色现代戏《滚灯谣》亮相第十届黄河戏剧节
唱响红色故事 展现家国情怀 湖北越调红色现代戏《滚灯谣》亮相第十届黄河戏剧节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晓晶 文/图)“妈妈是轴心,姐姐是推杆,妹妹是彩灯。推杆推,彩灯明,推出个家和万事兴……”4月10日晚,由湖北省谷城县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创演的湖北越调《滚灯谣》作为2022(第十届)黄河戏剧节参赛剧目在驻马店市青少年宫剧场上演,跌宕起伏的剧情,越调特有的唱腔高亢、尾音翻高的艺术形式,非遗滚灯舞的精彩呈现,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叫好声音。
该剧以谷城解放前夕的革命历史为事件背景,以当地霜降节滚灯歌舞民俗为艺术象征,围绕支援前线解放军军需物资土布的激烈争夺,通过谷城一个普通人家和一对分属敌我阵营的姐妹之间恩怨情仇,演绎谷城人民深明大义、追求自由、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和慷慨壮歌。讲述了1948年11月,为支援淮海战役,设在谷城县的汉南被服所,加紧为参战部队赶制过冬棉衣、棉被。紧要关头,被服所征购的土布被土匪劫走。为确保任务完成,被服所所长、共产党员武小妹带人赶往县城,收购哥哥武正光存贮的三百匹土布。在家中,她与国民党特遣大队第三队队长的姐姐武大妹相遇。围绕土布,俩姐妹展开了明争暗斗,姊妹情深、家国情仇,在声声滚灯谣中展开。
整场剧情跌宕起伏,紧张而富有悬念,除了精彩的故事演绎,该剧大量融入地方文化与风俗——当地流传的红色故事、国家级非遗湖北越调、市级非遗滚灯舞以及谷城方言、民歌等。湖北越调独特的翻八度高腔,令观众大呼过瘾。女声演唱风格细腻,婉转悠扬。男声演唱风格粗犷、质朴、高亢。高难动作轮番上阵,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湖北谷城县的跑这么远来我们驻马店演出,我们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演出开始前早早来候场的戏迷们七嘴八舌地说。“我第一次看湖北越调,感觉很震撼,尤其是青年演员们的功底都非常深厚。”现场观众王女士说。
据了解,湖北越调(谷城俗称大越调),是明代秦腔(同州梆子)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板式变化体声腔剧种。演唱以本嗓报字、假嗓行腔、尾音翻高为特点,十余行当唱腔尽显个性,如:生角“边音”、旦贴“鸟音”、净杂“虎音”、末夫“苍音”。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也称襄阳腔、襄河越调。该剧种主要流行于鄂西北谷城、襄阳一带。文场主奏乐器为四股弦胡琴,定西皮弦,是湖北省的22个戏曲剧种之一。2014年谷城申报的《湖北越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责任编辑:王晓晶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411/7496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