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以高水平农机化夯实粮食稳产增收基础
以高水平农机化夯实粮食稳产增收基础
□ 吴燏函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正起身拔节,驿城区胡庙乡龙泉村宛如镶嵌在茫茫绿野中。农时不等人,当前河南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小麦籽粒形成关键期。一台台拖拉机在田野穿梭,一架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农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农机作业效率高,能够高效抵御自然灾害、抢抓农时确保大面积农田适时生产。当前,我市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品种、不同环节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重要农产品机械化生产、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有的还跟不上,“机器换人”的空间还很大。只有不断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持续优化装备性能,深挖粮油作物增产潜力,才能大面积提升单产,同时减少用种量,降低收获环节损失,夯实粮食稳产增收基础。
我市各地区小农户数量多、土地经营细碎化、经济基础差,导致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投入较大,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我们可以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优化配置耕地资源,打破田埂界限,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碎片化的粮田打造成田块整齐、规模连片、耕作条件良好、适宜开展机械化作业的良田,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释放粮食增产潜力。
此外,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为广大小农户解决“耕种难”的问题,也是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提升机械化抗灾减灾能力。农机手的素质直接关系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要持续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提高农机手能力水平。
如今,城乡居民消费正在升级跨越,需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农机化的“奇兵”作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稳产增收基础。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418/7506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