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把文字养在心里

把文字养在心里

文/刘静

天气晴好,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洒下一片柔和明亮的光。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安静地端坐在书桌前,一页一页地翻看,心随着文字起起落落。读到让人惊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心头总是猛然一震,为作者的才华和想象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而叹服。

作为一名写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字已经如胎记一般地刻在心里。闲暇时,我总是把它们放在心里反复摩挲,如同对待自己精心养育的一个孩子。

灵感是转瞬即逝的,很多时候,脑海里有一个念头或是猛然间想到一个事物,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每次翻看以前的文字,自己都忍不住哑然失笑。

说来也奇怪,以前想到的问题和事物,在后来的岁月里,有的还会一直想到,只是想得更加深远、更加具体,角度也有了变化。有了初始的框架做底色,修修补补,倒也不失为一件趣事。修复文字的过程说到底也是完善更新自我的过程。

在成长和阅读中,我惊奇地发现,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好像也是这样的。在读她的某些小说的时候,总会发现某些段落、某些句子似曾相识甚至非常熟悉。回头读她的散文才明白,她小说里的那一部分就是她初始写的散文,那些散文如一棵棵青翠的小树,在彼时清新灵动。隔着经年的时光酝酿,中年的她把树的根扎得更深更远,枝叶更加繁茂,文字也更饱满生动。这时的文字里除了有阳光雨露,还有生活里的皱褶和五味杂陈,有阳光下的阴影,更有生命的厚重和底蕴。在那些文字的背后,人生的冷暖千回百转,悠远绵长。

就如同经典的书和文章常读常新一样,同样的四季,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二十四节气,带给不一样年龄人的都是不一样的心境。一页一页缓缓展开,就是我们成长的履历表。在读和写的过程中,如果能读到和自己共鸣的文字,那种心灵的颤动总是来得那样猛烈,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未曾见面的自己,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在这个什么都快的年代里,唯有文字可以让人慢下来,在老旧的时光里让心慢慢地游走,把养在心里的文字慢慢地翻晒。路上捡到的一张小纸片、超市里的一句令人怦然心动的标语……那些或美好或幽默或言简意赅或朗朗上口的文字,就是你正在构思的文章的雏形和素材,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会和无数的文字融合在一起,升华你文字的高度、托举起你思想的深度。

养在心里的文字,如同文火,不紧不缓,在熬制和等待中,生命的芬芳悄然绽放。我的一位同学就是这样。在工作之余,她一直用文字温润着心,那些朴实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她的这句“把文字养在心里”让我听到后就记在心里,琢磨至今,并将一直伴随着我,让我自始至终不敢懈怠,奋力向前,努力养好自己的文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504/7528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