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棉 枣

棉 枣

文/李莉

柳絮飘飞、草长莺飞的春天,窗户外面飘来一声声“棉枣,棉枣”的叫卖声,又勾起了我心底里最难忘的记忆。

在我老家所在的县城,每到这个季节,经常会见到或骑着自行车或推着手推车的山里人在沿街叫卖“棉枣”。此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拿着两三个一元的硬币,端个小碗,围着小贩买棉枣。小贩在一圈人渴望的目光中,掀开盖在铁桶上的塑料薄膜,拿勺子盛出棉枣,再给配上两三根牙签,递到买家手里,碗里是清晰可数的像蒜瓣一样大小的咖啡色的棉枣。

就这种不起眼的小零食,在20世纪80年代曾是每个孩子魂牵梦萦的挂念。用牙签扎起一颗送到嘴里,甜甜的,软软的,虽然还带着一股焦糊的味道,也根本无法与现在超市里孩子们吃的各种包装精美、造型独特的食品相提并论。但是,那时能买得起、吃得到棉枣的孩子,绝对和如今吃到麦当劳、肯德基的心情一样。

成家以后,我工作的城市虽然离家不远,但是因为照顾孩子和家庭琐事的牵绊,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能在老家遇到卖棉枣的机会更是难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棉枣似乎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被人们淡忘了。

2008年6月的一个休息日,我和丈夫带孩子回老家。中午吃完饭,我们一家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忽然听到大门外传来“卖棉枣了”的叫卖声。

妈妈问我们:“你们吃棉枣吗?”我说:“不吃。”可能是衣食无忧的生活,使得我不再喜爱那看着黏糊糊、脏兮兮的零食了。我的丈夫随口说了一句:“棉枣?好久没吃过了。”妈妈起身端着碗出去了,不一会端回来满满一大碗棉枣,递给我们。我只吃了一口,感觉那种味道实在难以下咽,就没有再吃第二口。

那天临走的时候,妈妈又是习惯性地为我和孩子把家里好吃的东西装了个遍,连同那碗没吃完的棉枣也给我们带了回来,说:“驻马店没有卖的,再想吃了就不一定能遇到了。”

20天后的一个早晨,家里的电话骤然响起,是爸爸打来的。爸爸告诉我,妈妈早晨起床站起来的时候晕倒了,正在医院急救。

当我一家三口赶到县城医院的时候,看到的是妈妈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的现实。

我失去了妈妈,所有的一切都随之而改变。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无数次地在脑海里追忆妈妈在世时的一句句话和一幕幕往事。无数个夜晚,哭着从梦中醒来。妈妈最后一次买给我们的棉枣,成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每次听到“卖棉枣了”的吆喝声,我依然会心潮澎湃。因为,那一声声叫卖声,从未从我的记忆力消失过,一如母亲对我无尽的爱,不曾忘记,也不曾离开。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511/7537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