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新冠“二阳”来了?专家:要重视但无需恐
新冠“二阳”来了?专家:要重视但无需恐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捷)进入5月,天气转暖,不少人担忧,我们会不会二次感染?需要囤药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科学看待新冠“二阳”?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了解到,从2022年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开始至今,陆续有少量新冠阳性患者来就诊。
“来发热门诊就诊者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比例及人数呈下降趋势,近期,每天零星有三、四个病例。”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主任李卫国说,“前来就诊的阳性患者中,大多数是之前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多数属于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进展为肺炎的病人较少见,市民不必过于担心。”
我们会不会二次感染?
目前看来,对于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年轻人,如果第一波感染过,出现再次感染风险较低,但未来有待进一步观察。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再次感染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包括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病人群,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第二次感染 会比第一次更严重吗?
李卫国表示,二次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通常与病毒的毒力、人体自身免疫力、有无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就目前接诊的二次阳性患者情况来看,大部分人会比第一次症状减轻。症状主要是发热、咽喉疼痛等,个别人出现腹泻、肌肉酸痛等。
新冠和流感怎么区分?
最近是流感高峰期,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均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都可出现发热、头疼、流鼻涕、畏寒、乏力、全身肌肉酸疼不适,从症状上很难区分。
所以如果出现发热情况,建议到发热门诊就诊,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因为流感严重可能会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而且两者治疗完全不一样。
家里是否需要囤积药物?
“大部分阳性患者症状较轻,不需要囤积药品。”李卫国说,“治疗新冠抗病毒的药物医院储备非常充足,需要确诊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对症药物治疗。”
最后,李卫国提醒广大市民,家里有年老体弱、慢性基础病的人群,如无禁忌,可接种新冠疫苗,出入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做好防护。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大家要重视,但无需恐慌。一旦感染要对症治疗,科学应对。
责任编辑:李国喜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526/7559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