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第一时间 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的倡议

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的倡议

@全市市民及学生家长   

——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的倡议

驻马店网讯(记者 刘金霞今日,记者从市消协获悉,一年一度的暑假生活即将来临,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印发的《河南省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家长消费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消费保护意识、安全责任意识,6月2日,驻马店市教育局,驻马店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向全市广大市民及学生家长发出倡议。

树立科学教育观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客观看待孩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帮助孩子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提供更加适应不同孩子特点的教育。健康、合理、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好的调节剂。

谨慎选择合法培训机构。家长如确有需求让孩子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选择前要做到“四必查”: 一查许可证书,凡从事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必须持有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二查证书,合法的培训机构具备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三查教师从业资质,从事文化类学科培训的教师必须持有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四查许可范围,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项目与许可范围必须一致。警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隐形变异”培训,选择合法培训机构。

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广大学生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防止培训机构私自修改合同,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签字盖章。要索取正规发票,妥善保管,不要接受与实际培训内容不符的发票和收款收据等“白条”凭证。

合理支付培训费用。请学生家长在支付学科类培训费用时,咨询是否严格落实政府指导价,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

警惕机构虚假宣传。选择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务必要现场确认。凡是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私自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均属于违规培训行为。尤其要警惕部分托管、教育咨询类机构。如果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缺乏部门监管,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将难以维权,请家长们务必高度警觉。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反“双减”政策规定或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请及时向各级教育、科技、文旅、体育等主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举报投诉。

家长朋友们,为确保国家“双减”政策落地落细,切实保护您和孩子合法权益,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不断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602/7568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