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母亲
母亲
张富存
母亲是一本厚厚的书,总也读不完。
母亲今年80岁了,与父亲结婚是60年前的事了。常听母亲说,她嫁给父亲时是掂着一个手巾兜来的,里面包着“三大件”:一副木齿梳子、一双自己纳的粗布单鞋、一面小圆镜子。然后,我的奶奶又抬来了她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一个四脚腿的高低站柜。
父亲弟兄仨,母亲过门后没几年就分门另住了,住的是两间土坯房,五尺沿头儿,檩条不够,就用几根葵花秆凑数,苫的麦秸不吃年岁,经不了几场雨就漏水,就这母亲也不嫌弃。
母亲虽没有读过几天书,却知道读书有用。我上小学时,经常会向母亲问这问那,遇到母亲不认识的字,母亲就会拉着我找庄上有文化的人请教。上小学二年级时,因为记不住乘法口诀,做算术题时老是出错,我就产生了不想上学的想法。母亲知道后,常常拿一根青皮秫秸撵我,每次总是把秫秸高高地举起,又轻轻地落下。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不会钻空弄玄,只会种庄稼。集体时,因为姊妹多,劳动力少,家里只有父母两人挣工分,一年到头往往是入不敷出。为供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母亲在家里既喂猪又养鸡,还养了一群能剪毛的长毛兔,换些零花钱,很是辛苦。
虽然家里生活拮据,但母亲对钱物看得很轻。母亲年轻时患有咽炎,有一段时间严重时,就去了有几家亲戚所在地的大医院求医看病。母亲临走时,亲戚送了一大兜子粉剂型青霉素针剂作为赠品,好让母亲回家疗病。恰恰那年赶上了“75·8”特大洪水灾害,各种瘟疫全面暴发,腹泻、高烧层出不穷,当时本就属于稀缺物的青霉素更是成了紧俏货。母亲就把放在家里的用于自己治病的青霉素无偿送给了大家,解了很多家庭的燃眉之急。
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比较低,为补贴家用,妻子就在农村自家的责任田里建起了半亩日光温室大棚,种起了蔬菜。母亲除帮忙照管好责任田外,还承担起带孙子和洗衣、做饭的家务,有时也抽空在园子里跑来跑去,搭把手种菜、浇水、施肥、择菜、码菜,常年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那时交通不便,赶上下雨天,母亲经常帮助妻子推着菜车迈过一段泥泞路,总是弄得母亲浑身泥水,可母亲从来没有埋怨过。
母亲这一生经历坎坷,不仅在身心上吃尽了风霜之苦,在精神上也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我的大妹在一次剖宫产手术时因用麻药不当而丧生,父亲67岁猝然离世,小妹夫正值风茂年华却因突发脑出血也去了另一个世界。我真不知道,耄耋之年的母亲,是怎样忍受这屡失亲人的切肤之痛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正像歌里唱的,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庭,依着母亲心中的愿景,正一步步款款而来。如今,母亲的孙女、孙子都已大学毕业,孙子读研后应聘到全国排名前几的大医院高就,未来可期。
母亲是一棵大树,给我们这个家庭以智慧、以光明。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703/7607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