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荣瑞兰:用心传承剪纸艺术

荣瑞兰:用心传承剪纸艺术

记者 吕春芳 实习生 余奕晴

一张普通的红纸、一把剪刀在88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氏剪纸传承人荣瑞兰手中上下翻飞。几分钟工夫,这张红纸就变成了一幅漂亮的孔雀开屏团花图案。

8月1日,在位于驿城区人民街道风中社区的金尚小区,记者采访了荣瑞兰老人。

一进屋,记者就看到老人家客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她创作的剪纸作品。肖像剪纸作品惟妙惟肖、花鸟剪纸作品栩栩如生、书法剪纸作品遒劲有力……在简单介绍后,荣瑞兰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剪纸经历。

fda65ab80be326cf9785a85edaef9ce7_img_163_157_309_183

“我从小受擅长剪纸的奶奶的影响,喜爱上了民间剪纸艺术。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纸张,我就用树叶、玉米叶子替代,剪些窗花、虎头鞋花、年画等。我学剪纸,奶奶就是我的老师。奶奶不识字,对于剪纸也讲不出来个一二三,但能给我讲述她要表达的大致意思。我就按照奶奶的意思剪,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到了上学的年纪,家人送我去读了书。195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后,被保送到商丘师专美术系学习。之后,我被分配到项城四中,任美术老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徜徉在美术殿堂。”荣瑞兰老人说。

“1959年,我被抽调到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展览办公室,负责布展工作。我画的毛主席巨幅画像,被组委会高高悬挂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提起此事,荣瑞兰老人的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20世纪70年代,荣瑞兰老人随爱人工作调动来到驻马店,继续在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其间,她认真学习、揣摩我省剪纸艺术大师的作品,从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开阔自己的眼界。经过努力,她的剪纸技艺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荣瑞兰几十年的剪纸生涯中,只要别人喜欢她的作品,她都毫不吝惜地赠送。这些人有她的亲朋、邻居,甚至慕名而来的陌生人。“想要我剪纸作品的人,只要给我说一声,我都会剪给他们。别人喜欢我的作品,是对我剪纸技术的肯定,是我最大的荣幸。”荣瑞兰老人高兴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几十年来,荣瑞兰创作作品无数,多次受邀参加比赛,并屡屡获奖。她的数百幅剪纸作品在新加坡、瑞典等国展出,并被当地博物馆收藏。她的剪纸作品《四条屏》在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民间美术精品展”中获得一等奖;《葬花》在“中国农村巾帼书画展”中获得金奖;《春燕》《鸳鸯》在“中日剪纸作品展”中获得二等奖……

采访中,记者问荣瑞兰老人,对着一张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觉得无聊吗?老人笑着说:“每次剪完后看着自己的作品,那种感觉是无法描述的。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无聊。现在剪纸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会仔细地琢磨、构思,然后剪一会儿。”

“我希望在自己还能剪得动的时候,创作更多更好的剪纸作品。同时,培养更多喜爱剪纸艺术、传承剪纸艺术的年轻人,让这一优秀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下去。”采访结束时,荣瑞兰老人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804/764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