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产业文化专题报道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图片1

文/臧新义

2023年4月16日,“故乡情浓——臧新义书法返乡展”开幕式在驻马店市文化馆举行。当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的心情也美好灿烂,充满了激动与感谢,感谢家乡领导和父老乡亲对我的厚爱。

2019年12月8日,我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举办了翰墨风华个人书法展,家乡的老领导老朋友前来捧场,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戚存杰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我们约定回家乡举办一次返乡展,今天,我回来践行诺言了。

举办返乡展需要极大的勇气。虽说家乡是主场,是生我养我的厚土,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但还有一种强烈的情绪,那就是古人所言“近乡情更怯”——用老家的话说,这次真是“出丑出到家里了”。

小时候,我受祖父影响至深。每到春节,祖父都要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书写春联,孩提时的我便是他老人家的书童。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灵魂,我的文化启蒙就来自于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这种文化基因一直激励着我,贯穿在我几十年的学习生涯中,不敢懈怠。

文字的书写,本应是小技,是个人的修炼,但中国文字悠久而丰厚的文化内涵,承载了太多民族文化与个体精神诉求,使得书法笔墨间流淌的不仅是形态各异的汉字,更体现了一种千年磨砺而成的生命状态,使书法成为人人心灵深处的悸动与共鸣。正是这种广泛的情感共鸣,让书法凝聚成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情结,千百年来,未尝有变。

书法要想达到一定的境界与高度,必然要经历岁月的风霜磨砺。除临池不辍之外,还应注重两方面的积累:一是读万卷书,养浩然之气;二是行万里路,求胸怀万壑。

无数个夜晚,我独自沉浸在“与古为徒”的学习之中,努力探究古人精神之境与笔墨之趣,继续着年少即始的诗书生活。可谓得半日之闲,临古帖数纸,可抵十年的尘梦。

我的作品在家乡展出,接受父老乡亲的检阅,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但请相信,我作品中蕴含的个人面貌与情感表达,是真诚的,是出自几十年与古为徒、与时代人文环境交流而生发出来的心灵世界的展现。如果能让你产生一些情感共鸣,那么这次展览就是成功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中感叹:“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上天的意愿就是希望人间有好诗,李白杜甫领会了上天之意写出了那么多好诗。我希望,我们也能创作出多而美的书作,不负时代,不负上苍深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心怀故土,时刻牢记家乡的培养,为驻马店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臧新义,字涵之,号雨园、深柳堂主人。1973年生,河南驻马店人,出身于教育世家。中文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刘艺书法研究会秘书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814/7658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