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音乐节走进小城市是好事儿

音乐节走进小城市是好事儿

吴燏函

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河北张家口“MTA天漠音乐节”、浙江诸暨“西施音乐节”……近段时间以来,音乐节在全国遍地开花。与往年不同的是,越来越多音乐节走出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落地。

音乐节,在露天场所举办,由多位艺人轮流演出,可与数万名观众现场互动,自带时尚、自由、热烈、狂欢等属性。因此,近10年间,从“草莓”到“迷笛”,从“氧气”到“西湖”,众多音乐节“厂牌”接连涌现,使音乐节演变为一种潮流生活方式、一个文化消费符号。

县域需要音乐节,音乐节也需要县域,二者可谓一拍即合。对于一线城市,音乐节是纯粹的文娱活动,是戏曲周、动漫节、艺术节等之外一种寻常的城市文化消费业态供给。而对小城市,音乐节显然承载了更多期待,不仅要满足本地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还希望能借其IP和表演者知名度,带动小城市“出圈”。尤其是稳经济、促消费的大背景下,音乐节和演唱会既能在短时间里引流,又能顺势推介当地形象和产业,因而成为了各地文旅部门最有力的抓手。

四面八方涌入的人潮,对小城市来说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事实上,此前的小城音乐节和演唱会过后,社交媒体上不乏吐槽,比如交通拥堵、配置不专业、表演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场地方、现场商户、周边小店等,都要树牢主人翁意识,把音乐节当成自己的事儿来办,补齐服务短板。另外,音乐节是个综合产品,优质的演出阵容固然重要,但是要实现差异化发展,在与一线城市的竞争中赢得人气,还是要打好“音乐+地域文化”牌,各地文旅部门要和运营方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氛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918/7699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