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城市公交要“绝地求生”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城市公交要“绝地求生”

吴燏函

日前,河北保定、湖北黄石等地先后爆发的电动公交车停运、夏季不敢开空调的新闻,将新能源公交车推上风口浪尖。曾几何时,公交领域担当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开路先锋”角色,2014-2022年,新能源公交车总量由3.7万上升至52.9万,占比由6.9%跃升至77.1%,8年增长了14倍。但如今,部分公交公司面临运营困难等问题,甚至影响到公共出行。

城市公交面临的困境是多重原因所致。首先是客流量的下滑。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为781.88亿人次,到2019年已减少至691.76亿人次,每年同比降幅在0.8%~3.6%不等。其次,城市公交的运营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而票价十年来却没有增长,从而导致运营收入难以实现增长。最后,随着地方财政收支运行持续紧平衡,政府对于公交领域的支持力度也在发生偏移。

应对新变化、新形势,城市公交不能“坐以待毙”,应该主动出击,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觅新机。比如通过多元化经营反哺公交主业,在公交场站建设模式上积极探索TOD综合开发模式,即融合公交停车、换乘枢纽、社会停车、商贸物流、居住办公等多功能一体开发,开发定制公交、定制校车、网约公交等新型公交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未来城市公交的服务对象将出现“老龄化”的特征。因此,城市公交应该关注到市场变化趋势,未雨绸缪。无论从产品端还是运营端,都应结合城市特点,及时准确把握用户需求,针对性设计高品质出行服务产品,积极推进适老化与无障碍化建设,为公众提供便捷、舒适、绿色、高效的出行体验。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0925/7709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