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说说投资这个事
说说投资这个事
石新宇
据报道,江苏的小孙通过某影视公司的宣传营销,花了100万元购买了一部电影2.63%的投资权和收益权。原本以为电影上映后能赚大钱,结果最终却因为票房不佳,影视公司告知小孙只能分到4万余元,这让小孙难以接受,认为合同中存在欺诈,于是将影视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发现,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已做出了一定的风险提示,签订合同前,小孙确认了所有条款,合同真实有效。最终,经法院调解,影视公司减让了部分宣发费用,同意向小孙结算支付11万元。
11万元比之4万余元多出了将近两倍,但比之投资的成本100万元那可是亏大了。笔者认为他投资失败的最大可能是对电影这个行业不了解,属于门外汉盲目投资,因为报道说他是“通过某影视公司的宣传营销”而投资的,可见他对于那部电影是否受欢迎、受欢迎的程度如何没有基本的认知,也就是说对产品(即那部电影)的质量不甚了解,对市场前景不甚了解。这样的投资岂有不失败的?有人也许要说,小孙是门外汉,那家影视公司的从业者可不是门外汉,他们投资不也失败了吗?呵呵,是这样,他们是知道那部电影的质量的,不然也不会宣传营销到小孙头上,真能赚大钱的话,他们自己就购买投资权和收益权了,还轮得到小孙?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是常态,很多人从事商品生产,投资肯定还是要投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投资才能最大可能地确保有利可图呢?首先,要熟悉所投资的那个领域那个项目,也就是说要在业内投资,最好不要硬闯陌生领域。你对那个领域那个项目根本不了解不熟悉,就想着从中赚大钱,世界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上世纪八十年代红得发紫的演员郭凯敏,后来离开娱乐圈做生意,赔得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再后来,他还是回归了娱乐圈。人的才能各不相同,不是干什么都能成功的。其次,要有自己的眼光,决不能看着别人干就行自己就盲目跟风。眼光就是能力,就是商机,就是利润。看准了再投资不迟,看不准就不要轻易出手。赵本山的弟子王小利上了央视春晚后大火,但赵本山说他不会持续非常火的,结果说准了,这就是眼光。投资也一样,看得不是太准也要看个差不多,决不能看走眼。当然,看得准的眼光,还来自对要投资领域和项目的了解、对市场前景的分析。
任何人投资都是为了赢得利润,这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投了资就一定能获得利润的。投资是个“技术活儿”,不是专业人士,没有专业水平,那就谨慎为先,别冒那个赔钱的风险。
责任编辑:杨姗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1103/7752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