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毫无底线的忽悠

毫无底线的忽悠

石新宇

去年,陕西省汉中市勉县60岁的五保户桑明星携1万元去当地邮储银行存款,经工作人员介绍购买了理财保险。由于不清楚保险合同里的条条款款,今年到了续存保险费的时候没有能力续存,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退保只能拿回6500元。此事曝光后,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回复:经沟通,当地邮储银行退还桑明星本金和利息共计10195元,桑明星表示满意。

类似的“存款变保险”事例并不鲜见,媒体多有报道。“存款变保险”几乎都由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造成,客户明明是去存款,银行工作人员为什么要那么积极、主动、热情地向客户重点是老年客户推介理财保险呢?显然是有利可图。推介保险时,银行工作人员往往以能赚到比利息更多的钱为诱饵忽悠,却只字不提理财保险的风险和续保事宜。客户或者对保险不甚了解、或者对银行十分信任、或者被利益吸引,糊里糊涂就相信了银行工作人员满脸热情的花言巧语,一年两年之后去取钱,才知道上当受骗了。银行的这种经营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反感。像桑明星这样的五保户老人,钱来得多么不容易,从穿着上就可以看出生活并不富裕,银行工作人员向他推介理财保险,怎么就开得了口?这说明一些银行在忽悠客户方面已经到了毫无底线的程度,什么职业道德,什么诚实守信,都统统被他们抛到了脑后,眼里盯着的,只剩下钱了。

此事曝光后,当地邮储银行没作任何解释,按存款连本带息如数将钱退还桑明星老人,说明银行方面担心舆情发酵,到底是不光彩的事情,心虚,但其他被忽悠买了保险的人呢?是不是也这样处理?如果不是,说明银行并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如果是,说明银行是白忙活一场,呵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进入竞争状态,银行也不例外。以前只有工行、农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几家银行,如今银行已经遍地开花,激烈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任何一家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都必须诚信经营、周到服务,忽悠客户等于自杀,结果必然是将自己忽悠进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1128/7780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