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冬日的温暖

冬日的温暖

文/崔双

小把花生、三五枚红枣、几片红薯、数段山药,铺满“迷你”蒸笼。几分钟后,“咕嘟咕嘟”开水沸腾的欢快声传来,香味似有若无,游走在你我的鼻尖,徜徉在办公室里的角落。渐渐地,热气愈发升腾,书案在缕缕水烟中愈发柔和朦胧,隐约婉转……

办公室的冬日,总是格外温馨。暖意融融的室内,大家各自沉浸在书香中,埋头于作业教案间。闲暇之余,煮一壶红枣菊花水、蒸一碗苹果雪梨片,一袋豆干、几片山楂;谈论一下时政,笑说几段八卦;天文地理、中外名家、逻辑公理,任由我们闲聊畅谈,好一个惬意的冬季!

我虽是怕冷之人,但极喜欢大雪封门的冬天。小时候,每逢春节,必是大雪飞扬的好时光。穿着钉着木板的棉鞋出门,深一脚浅一脚,不一会儿,脚底就成了“老高腿”,积攒的厚厚一摞雪只有用力抖落后,才能继续踉跄前行。

那时的冬季真冷,被冰封的池塘是天然的溜冰场,胆大的小伙子率先下场,一步、两步、三步……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如果听到“咔嚓”声,就会赶紧后撤;如果冰层厚实,那池塘就成了快乐的天堂——你拉我、我拉你,一队队、一列列,你追我赶,围巾肆意飞扬,笑声弥漫四方……那时候的冬季,是乡下的冬季,是我们儿时的冬季,是无忧无虑的年岁!

儿时的乡下,没有空调取暖,最常用的取暖设备就是拢一堆“劈柴火”。在牛棚的外间,抱取若干木头,有时是偌大的树根,熊熊的烈火之后,是那若隐若现的余火,在时不时飘飞的灰烟里,一家人围坐一室,更多时候会有串门的邻居。大人或剥花生,或纳鞋底,或织围巾,或缝补袜子……大家说说笑笑,有时会在火堆里烧几个红薯、埋几枚花生,任由外面天寒地冻、大雪封门,屋子里温馨、温暖、温和,一切都是“温”的。

盘点经历的冬日里觅得的温暖,不禁让人想到了汪曾祺的《慢煮生活》——“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在忙碌中享受一份闲适,对生活报以热情,如此,再寒冷的日子也会暖意融融。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1225/7808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