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文/陈辛城
清代黄景仁《别老母》诗曰:“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诗人游幕谋生,与老母难离,却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的情景,令人心痛。诗人对母亲至真至诚的孝心感天动地!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国画“羔羊跪乳”上,在山坡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母羊为了让小羊刚好吃上奶,后蹄站在低洼处,臀部放低。小羊前蹄跪在地上,仰头朝上,口含母乳吮吸。母羊回过头来,伸着舌头,舔舐着小羊,满是慈爱。周围草木丛生,欣欣向荣,温暖融洽。好一幅“孝子慈母”图。
一个短视频中,两三岁的宝宝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往老奶奶碗里盛菜,老奶奶慌忙端起碗接着,安详而满足。年轻的妈妈笑容满面,给老奶奶斟上一杯酒,拿起碗三下两下给老奶奶盛了半碗饭后把食物送到老奶奶的嘴里。老奶奶白发苍苍,接受着子孙的饭食,接受着子孙的孝敬,乐得合不拢嘴。祖孙三代,一家人有吃有喝,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这就是平凡的幸福。
孝是无声的教育,会让子女耳濡目染,感同身受,都说有孝顺的父母,子女也差不了,也会孝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已经离开我一年多了,每当想起她老人家,我总是满怀伤心、愧疚与遗憾。
母亲生前每次给我打电话,总是牵挂着我这个最小的儿子。亲戚朋友去看母亲,母亲总说起我给她买药、包药、送药等很多的“好”,说我的生活压力大,流露出对我的理解与包容。
每次我去养老院看母亲、打电话问母亲是否要一些生活用品时,母亲总说她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往往是我去时什么东西都没带,临走时却拿走一些母亲特意给我留的亲属看她时的花生、鸡蛋等物品,我知道,这些都是母亲的牵挂。
想起母亲每次见到我们时的喜出望外,临别时的泪湿眼眶、留恋万分,想起她在养老院门口的依依不舍,都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痛楚。
如今,母亲走了,再也不管她最小的儿子了,我无数次在梦中见到母亲,无数次泪眼婆娑,无数次怅恨不已!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百善孝为先。孝,不容等待和迟疑。
责任编辑:闫继华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1225/7808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