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让管理工作走在前面

让管理工作走在前面

石新宇  

12月22日,清华“朱令案”受害人朱令在与病痛斗争三十年后离世,年仅50岁。朱令是清华才女,在校期间至少两次铊中毒,导致身体和智力严重受损。“朱令案”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发人深思。

铊是一种有毒物质,日常生活中见不到,但清华大学的实验室里有这种物质。可以肯定的是,有人从实验室里带走铊并加害了朱令;遗憾的是,由于证据不足等原因,投毒嫌疑人始终没能确认,此案也一直是悬案谜案。在这里笔者不说破案的事情,单说管理的问题。铊既然是极少量就可以致人死命的物质,却能被人从实验室临时带出,足见管理的严重缺失。更让人悲叹不已的是,此案发生后,全国又发生多起铊中毒案件,均发生在大学校园内,且犯罪嫌疑人均是接触过铊的学生。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清华大学里铊的管理严重缺失,其他一些高校同样存在着严重缺失的情况。试问,如果铊能被作为危险物品严格妥善管理,还会有一起又一起的用铊投毒的案件发生吗?

由此笔者想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甚至严重问题出现后才会被重视。比如存款实名制,是在犯罪分子藏匿赃款给破案带来麻烦后才实行的。又比如手机号码实名登记制度,是在犯罪分子利用手机作案一再出现的情况下才实行的。用假名字存款来藏匿赃款、用手机作案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加害他人,这些情况是在实行那些制度前就应该很容易想到的,为什么不早点实行那些制度呢?为什么非要等到案件一再发生后才实行那些制度呢?我们的很多损失,不正是管理不严、管理滞后造成的吗?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既然“牢”需要“补”,为什么非要等到“亡羊”之后才“补”呢?“亡羊”之前就“补”不是更好吗?一起起案件、一项项损失,一次次警示我们,让管理工作走在前面,才是最智慧、最有效的选择,我们不能再重复昨天的事故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3/1226/7809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