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蒸年馍
蒸年馍
文/孔得方
蒸年馍是我家过年时的头等大事。从数量上来讲,要蒸百十个之多,能吃到正月十五;从种类上来说,有火烧、豆包、枣花馍等;说到人工,那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我们当地有炕火烧馍的传统。火烧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馒头,只不过掺了些芝麻、香油、葱花,做成馒头后再将其压扁,变成了厚实的大饼子,先放到锅里炕,半熟成型后再继续蒸。火烧馍可甜可咸,我家往往是半锅甜的、半锅咸的。
火烧馍只是蒸年馍的开端,我家一般从腊月二十六开始蒸豆包。这是蒸年馍的重头戏,一家老小都有活儿干。豆包,顾名思义,里面包的是豆,但大多不是真正的豆,往往是切碎的红薯,一粒粒的“红薯豆”。有时也掺些红豆,那就名副其实了。可惜红豆太贵,红薯则便宜得多。
父亲负责买红薯。年集上卖红薯的很多,要货比三家,比的是红薯的好坏,可不能只图便宜。买红薯的人很多,下手晚了就只能挑剩下的。蒸豆包用的红薯首先得个儿大,外表还得光溜,有伤疤的、沟壑太多太深的尽量不要。一定得瞧仔细了,避免买到发黑的坏红薯,哪怕只是表皮微微坏了一点儿,但里面已经发苦了。
父亲把买回来的红薯削皮、洗净,交给母亲,由母亲切成细碎的小丁,红薯豆就有了。母亲早就和好了几盆面,一盆发酵好了,便开始包。如果面发酵得快,还得叫上奶奶一起包,因为如果过度发酵,蒸出的馍就会微微发酸,所以耽搁不得。我负责烧火。烧火可是个技术活儿,火势要稳定,不能忽大忽小,否则水蒸气不稳定,水滴从锅盖滴落到豆包上,豆包的表皮就被砸得坑坑洼洼,不好看了。好看的豆包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客人总会夸上几句:“这馍蒸得漂亮!”母亲的心里便多了几分欢喜。
一锅豆包馍要蒸25分钟左右,如果差了火候,就会导致红薯豆没有蒸熟,吃的时候再次加热也熟不了了。所以从选红薯到豆包馍出锅,哪一步都出不得半点儿差错。
还有一种枣花馍,最为稀有,母亲并没蒸过几次。枣花馍属于花馍的一种,只是在花间点缀几颗泡好的大红枣。蒸出来好看极了,像是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舍不得吃。但过不了几天,所有的枣花馍就成了花馍,上面的枣都被人偷偷抠下吃了,没错!是我干的。
责任编辑:杨姗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0125/784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