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宣传活动
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宣传活动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王志珊
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特殊日子,我院于3月2日上午由医务科带队,在我院开展了“全国爱耳日”义诊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关注耳朵的健康,聆听生活的美好。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听力健康有关知识和专科防病知识。并向他们认真讲解影响听力的原因,引导大家远离损伤和危害听力的物品,改变有损听力的不良习惯,做到科学用耳,健康养耳,卫生健耳的习惯,有效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此次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掌握基本的听力健康生活常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就医理念,使群众对听力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
耳朵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除了有听觉功能之外,还承担着维持平衡的重要角色。关爱耳朵、健康聆听从平时做起。
避免耳朵进水
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让耳朵进水,因为进水后容易引发感染。洗澡或游泳时,不慎进水怎么办?
我们应该侧身或利用单脚跳、咀嚼等方法将水排出。如果耳朵进水后出现耳朵疼痛、眩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避免接触噪音
噪音是导致听力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工地、大卖场、集市等这些地方很容易被大家识别为噪音场所,但实际上音量大的音乐场所同样对听力不友好,如酒吧、KTV等。
当周围环境出现大声噪音时,可以用手捂住耳朵,以免鼓膜受到伤害。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应该佩戴耳塞,适当保护鼓膜,少去酒吧、KTV等高分贝场所,不要长时间“沉浸”其中。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耳机一戴,谁都不爱”、长时间“煲电话”是一些现代人常见的习惯,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引起听力慢性损伤,甚至导致噪音性耳聋。
建议戴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也不要调得过大。
避免频繁掏耳朵
掏耳一时爽,但频繁不正确的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引发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甚至影响听力,医学上并不提倡频繁掏耳。
正确的清理耳朵方法是用棉签沾酒精轻轻擦拭,外耳道深度约为2.5~3cm,挖耳时不可过深。少量的耵聍有抑菌作用,耵聍碎屑一般可自行排出,如果长时间不掏耳朵,形成大块硬结的耵聍,应到耳鼻喉科就诊取出。
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时应注意,手指只能压住一侧鼻翼,再擤出另一侧鼻涕,切勿同时捏住两侧鼻翼而用力呼气,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通过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会将鼻腔内分泌物驱入中耳腔,从而引起中耳炎。
科学饮食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耳朵不适 及时就医
避免熬夜、精神紧张焦虑、过度劳累以及不健康饮食等因素,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责任编辑:王捷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0304/7875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