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健康科普|高温作业 谨防中暑
健康科普|高温作业 谨防中暑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按气象条件特点可分为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三个基本类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常存在于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业的铸造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的锅炉间等。高温、高湿作业存在于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夏季露天作业主要是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
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变化。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发生中暑相关症状。
中暑的表现:
中暑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可表现为这3种类型的混合型。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尽管迅速救治,仍有一定的病人死亡。
中暑的急救与治疗: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让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同时,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体温升高,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或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要及时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如何预防:
1.避免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或环境中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
2.保证充分的水分和电解质摄入,避免脱水和水盐代谢紊乱。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注意身体反应,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阴凉处休息。
4.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到32.2摄氏度以上,电扇则无助于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生。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更加有效。
5.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 尼翠云)
责任编辑:郭诗玮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0606/795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