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沈寨镇:白背黑木耳喜获丰收

沈寨镇:白背黑木耳喜获丰收

驻马店网讯(记者 户向阳仲夏时节,在遂平县沈寨镇和店村韩店庄白背黑木耳种植基地的大棚里,杨群坡正指挥村民采摘木耳。不远处,一些村民正在晒木耳。

走进大棚,记者被震撼到了: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菌棒上均匀地长满木耳,看上去仿佛一面面木耳墙,特别壮观。

杨群坡告诉记者,这种木耳叫白背黑木耳,也叫毛木耳,在驻马店种植的较少。白背黑木耳肉质厚实,凉拌、炒菜、炖汤都可以,怎么做都好吃,而且营造价值较高。

undefined

说话间,杨群坡拿起菌棒,用手从上到下轻轻一捋,木耳就掉了下来。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种木耳的正面是红色,背面是灰白色,且有一层细小的绒毛,这也是白背黑木耳名称的由来。

今年40岁的杨群坡是土生土长的韩店庄人,在外务工多年后,选择回乡创业。到江苏考察后,2023年,他租下14个大棚种植白背黑木耳。他从江苏引进菌种,年前填菌种发酵,种植了40万袋白背黑木耳。今年5月初开始收获,目前是第二茬,一般一年能收3茬,最多可以收6茬。

记者看到,在不远处的晒场上,晒了不少木耳,乌黑一片。“一般五六斤湿木耳可以晒1斤干木耳,目前,1斤干木耳可以卖十多元钱。”杨群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市场价,1个约1亩的大棚1年产值8万元至10万元,利润三四万元。干木耳主要销往山东、江苏等地,销路没问题。

“忙的时候要用工七十多人,平时也要用二十多人。”杨群坡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在基地干活儿,每人每天工资70元,一个月下来,每人收入3000元左右。村民不出村就有活儿干、有钱挣,都非常乐意在基地务工。

“这些大棚是遂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在种植木耳过程中,县有关部门和镇党委、镇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了不少问题。”杨群坡说,如果发展得好,他将扩大规模,带动村民种植木耳,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0613/7961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