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眼皮频跳?可能是面肌痉挛

眼皮频跳?可能是面肌痉挛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捷   通讯员   柳泽彬眼皮跳不仅是“吉兆”,也可能是疾病“先兆”。48岁的宋女士30岁时,就发现左边眼角时不时会跳动。从阵发到频发,从偶尔一次到一天数十次,从生理到心理,宋女士深受困扰。

18年来,宋女士尝试了无数方法,做过针灸试过理疗,吃过民间偏方,都没有效果。朋友们还调侃她,左眼跳财,右眼跳挨,她是要发财了。

近日,宋女士偶然听说“面抽”,是血管压迫到面部神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可以使用电生理监测技术治疗,于是来到该院。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李力为宋女士做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初步诊断为面肌痉挛。入院第一天,完善检查后,发现宋女士小脑前下动脉与面神经关系密切,是导致她面肌痉挛的原因。

面肌痉挛是什么?

面肌痉挛大多数是以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抽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典型面肌痉挛一般开始于眼轮匝肌的短暂阵挛性运动,并持续数年蔓延至面部其他肌肉。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多数在情绪激动、紧张时易诱发,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尽管面肌痉挛无生命危险,但患者常因为面部抽搐的症状,影响外观而存在严重的精神压力。

李力带领科室团队经综合评估,建议患者行创伤相对小的神经内镜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用来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等,因血管压迫引起的面部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减压”就是用特殊材料把血管和神经之间隔离开,消除血管对神经的干扰。该手术只用剃除患侧耳后一部分的头发,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子,创伤小,恢复较快,术后无面部麻木和感觉减退。

完善各项检查,并告知手术风险后,李力带领科室团队,为宋女士实施手术。

近年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引进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术中应用电级针连接电生理监测机器,帮助医生识别责任血管,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

手术当天,由李力主刀,从颅骨打开约一元硬币大小的骨孔,电生理监测出侧方扩散波,此时可以看到患者面听神经根部被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压迫推移。置入神经内镜后,李力小心分离血管并以涤纶垫片,垫于神经与血管之间,探查面神经及面神经周围,无遗漏血管后,术中电生理监测左侧面神经侧方扩散波消失,这意味着该面神经已解除压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据李力介绍,麻醉状态下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反映神经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并保护相关神经,监测神经功能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

手术结束,宋女士返回普通病房,麻醉清醒后,她就发现自己面部抽搐的症状明显消失。一周后,宋女士顺利出院。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0614/7963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