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平舆县 阳城镇:党建“双提升”引领产业兴
阳城镇:党建“双提升”引领产业兴
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韩昊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2023年以来,平舆县阳城镇坚持以全县实施的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为抓手,聚焦“三园”建设,通过党员带头发展产业、人才服务、产业引领、乡村治理、组织保障等,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加快建设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和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发展壮大乡镇产业规模和村集体经济。
初秋时节,走进阳城镇木制品加工产业园,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数名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一段段原木经过去皮、刨木等工序,变身一张张板皮从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在该镇平舆县舆丰万纳家居用品厂,更是一片繁忙景象,一片片无纺布在数十名妇女的手中变成了行李包装袋。
这两家企业分别位于阳城镇马刘村村委东西两侧,加上外协加工点,带动当地群众400多人就业增收,同时也为马刘村带来每年20多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了解,马刘村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揽,以党建“双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全面提升,为“三园”建设提供坚强支持。该村先后获得河南省卫生村、“四星”党支部、平舆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产业兴,农民富。在马刘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建成了以大森木业有限公司为主的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1个,以编藤和舆丰万纳家居用品为主的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2个,周边4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2多万元。
据大森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喜红介绍,公司产品以家具板、阻燃板、多层板、建筑模板等木制品为主,产品远销福建、越南、缅甸等地,现有员工数量240人,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7000元不等。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之前在外地工作,这两年家附近有了一个加工厂,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家里,又能一个月挣四五千元,比外出务工划算,家里有事可以请假,忙完再来工作,跟外边工资差不多。”该公司员工黑彩云说。
马刘村党支部书记马洪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马刘村将继续围绕县委“1310”总体发展思路,以抓党建、建“三园”、促振兴为目标并加强理论学习和创新工作思路,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五种能力”,更好推动“三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阳城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乡村振兴车间建在村头、工作岗位设在家门口,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之路。至目前,阳城镇共有16个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带动1000多人就业。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据悉,为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阳城镇还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造血”功能,采用“订单式”“定向式”形式,目前累计开展技能培训321人次。
“下一步,阳城镇将继续深入实施县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强化‘五星’支部创建,持续推进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立足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阳城镇党委书记孟晶说。
责任编辑:杨姗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0815/801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