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柿子红了
柿子红了
文/刘拴柱
寒露已过,秋意渐浓。每当漫步在小城,听到推车老人叫卖柿子的声音,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思乡之情。在我的脑海中,那红彤彤的柿子,如同宝石般闪耀,在秋阳的照耀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它不仅是我童年的甜蜜记忆,更是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河水潺潺,交通便利,驻南(驻马店—南阳)省道穿村而过,一路之隔的古城更是人杰地灵。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神灭论》的作者范缜就出生在这里。老家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儿时的印象中,家家都种有几棵果树,有杏树、桃树、梨树、核桃树等,而我最喜欢柿子树。每到秋天,叶子飘落,柿子树上的果实便如同火红的灯笼一般,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照亮了老家的院落。那时的我,有事没事总是想围着柿子树转上几圈,试图数清它到底结了多少果子,有时候还顺手捏一捏是否软了,那些纯真的日子如同甜美的柿子一般,让人回味无穷。
当柿子红透的时候,时常会招来成群鸟儿的光顾。保护来之不易的果实,成了一家人的难题。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庭院中,沉睡了一夜的长尾巴喜鹊开始在房顶或周边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呼唤同伴该起床觅食了。它们眼巴巴盯着那几棵柿子树,绕着树飞来飞去,却不敢靠近。原来,庭院中早已坐了一位起得更早的老人,他时而“吆喝”几声,时而手持木棍在地面上敲打几下,用老年人特有的方式警告那些想偷吃嘴的家伙不要轻举妄动。这种守护一直要持续到柿子采摘完毕,二伯就是那个长期守护的人。
采摘柿子时,我们通常采取爬树采摘的方式。我清楚地记得,每到采摘时,家里人都要通力配合,有的扶梯子、有的爬树、有的递桶……忙得不亦乐乎。我是喜欢爬树的人,因为爬上去能第一个品尝柿子的味道。当站在树上,拽下一个柿子,用衣服袖子一抹,狠狠咬上一口,那果肉如同宝石般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甘甜的滋味瞬间溢满了我的口腔,让我陶醉其中。那一刻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这或许就是故乡味道带来的幸福感吧。柿子存放的时间很长,可以放到冬天。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故乡,在城市生活。然而,每当秋天来临,想起那红彤彤的柿子,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柿子树下的欢声笑语、那些与家人一起采摘柿子的温馨画面如同故乡的符号一般,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了我生命中永恒的印记。
老家的柿子红了。它让我想起了那些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什么,那些关于故乡柿子的记忆都会永远陪伴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更是我思乡时,最温暖的慰藉。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1017/8058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