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一套组合拳 赶走“要命”的坏死性筋膜炎

一套组合拳 赶走“要命”的坏死性筋膜炎

通讯员 段曦华

“医生!快救救我兄弟!”日前,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肛肠科寂静的走廊响起,该科主任医师王伟建、值班护士余银萍闻声赶忙前去查看。只见一男子背着一名不省人事的患者慌慌张张、磕磕绊绊地来到科室,患者衣物上满是呕吐物和排泄物,被大量的渗血、渗液浸湿,散发着恶臭。

经过王伟建紧急检查,判断患者感染性休克并出现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情况十分严重,病情处于急危重状态,随时有死亡风险!王伟建和余银萍紧急组织科室其他值班医生和护士,开通输液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同步展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治,患者血压逐渐可以测量,但依旧神志不清醒。

经询问亲属王伟建得知,一周前,李先生出现肛门肿痛随后开始发热、腹痛及腹泻。三天前,他在三门峡的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行下腹部、肛周多个小切口切开引流术,术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反而加剧。

李先生:“我身上一直发疼,伤口非常痛,但是忍了忍,慢慢又不痛了。”王伟建掀开伤口敷料一看,患者大面积皮肤都处在红肿状态,局部已呈发紫、发黑趋势,可闻到明显的臭味,他立即意识到李先生应该不是简单的肛周脓肿,还可能患坏死性筋膜炎。这是一种发病率低,但病死率极高的外科皮肤软组织感染。

筋膜属于结缔组织,起到保护以及限制作用。筋膜包绕周围组织、脏器、神经、血管,有浅筋膜、深筋膜和内脏(器官)筋膜之分。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进行性感染性疾病。起初发病隐匿,其症状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肿痛,迅速演变为皮肤红、热和肿胀,之后可发展为皮肤黑化及坏死组织。有时数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持续高热、心动过速、容量不足、贫血、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等脓毒性休克症状。

李先生的症状与此高度吻合且他的剧痛在短时间内突然减轻,这可能是因为皮下神经已被感染麻痹,患者会阴部,下腹部浅筋膜、深筋膜,下腹部的膀胱、直肠及肾周围的内脏筋膜均出现坏死。若没有恰当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重度感染性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陪伴在一旁的亲属情绪焦急,反复强调:“引流手术之后老李没有好转,近一天开始呼吸困难、神志不清。”

据了解,患者因在外地务工,劳累合并糖尿病所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了高位肛瘘,直肠周围脓肿未及时治疗,加上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才导致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若没有及时有效地通过手术清除已坏死的筋膜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可能会使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危及生命。

抢救刻不容缓。王伟建立即安排李先生进行CT、抽血等检查,结合患者症状及图像信息,李先生被确诊坏死性筋膜炎。

“时间不等人!坏死性筋膜炎病情发展很快,最好尽早行清创手术。”王伟建严肃地说。初步纠正休克后,李先生立即转移至手术室,由王伟建主刀,行阴囊会阴部肛门直肠周围下腹壁及腹腔坏死性筋膜清除并高位肛瘘手术。多达二十多个小切口及置管引流,输血纠正贫血,输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等。一整套“组合拳”下去,患者病情终于稳定。

术后,由于李先生的体质差,伤口护理难度大,为避免感染加重,肛肠科主任于秀芝与护士长段曦华协调团队为李先生独立出单人病房,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创面感染情况,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做好护理工作,预防肺炎和褥疮的发生。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二十多天后,李先生身体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1028/8067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