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上蔡县 塔桥镇:纯手工红薯粉条成致富“金条”

塔桥镇:纯手工红薯粉条成致富“金条”

驻马店网讯(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周子翔 周金高)12月2日,记者踏入上蔡县塔桥镇西何村金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纯红薯粉条加工厂,一排排粉条如瀑布般悬挂在竹竿上,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undefined

当前,正值红薯粉条制作与上市的黄金时期。清晨时分,加工房内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各司其职,有的忙着打芡和面,有的掌瓢、打面,还有的漏条、煮沸、拨锅挽粉条,再经过洗粉、提粉、上杆定型、控水等工序后,粉条被送往晒粉场挂杆晾晒。大家配合默契,整个流程忙而有序。

据悉,塔桥镇西何村是上蔡县远近闻名的“粉条村”,其粉条制作历史可追溯至上百年。得益于当地松软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条件,红薯在这里生长得尤为茂盛,产量高、个头大、淀粉含量高,是制作粉条的绝佳原料。

多年来,每逢农闲时节,合作社负责人刘建华都会带领村民们加紧赶制手工粉条。自16岁起,他便开始学习粉条制作技艺,至今已逾30载。

“我们主要生产淀粉、宽粉、细粉、火锅粉等系列产品,所有原料均来自我们自种的优质红薯。”刘建华表示,“在芡粉及粉条加工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力求保持原生态、天然风味,让百姓吃得安心。”

undefined

为了传承祖辈的传统手工粉条制作工艺,刘建华在充分考察市场后,于2011年成立了上蔡县金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种植优质红薯,并建立了自己的红薯粉条加工厂。同时,他还配备了冷冻、烹煮等相应设备,使得传统手工粉条的制作环境更干净卫生,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

塔桥镇白圭庙村村民张春华对这里的粉条赞不绝口:“我每年都会买他家的粉条,纯手工制作,口感好,柔软又筋道,清香可口,吃得放心。”

为了让这些传统的手工薯粉条走出家门,刘建华也是煞费苦心。他不仅将红薯粉条进行精品包装销售,还利用抖音、微信等平台以及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这一举措使得红薯粉条的产量和收益大幅提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红薯粉条加工厂的建立不仅推动了该村红薯产业的发展,还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标准化生产、包装,红薯粉条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

“我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离家近,既能挣钱贴补家用,又能兼顾家庭,我觉得很好。”塔桥镇南张村民冀春花高兴地说。

如今,刘建华的粉条加工厂常年用工10多人,旺季用工近100人,带动就业近200人;年产红薯100万吨、粉条制品60万吨、淀粉产品80万吨,年产值效益十分可观。

近年来,塔桥镇金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今后,塔桥镇将把培育壮大粉条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推动粉条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拓宽村民的增收致富之路。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4/1202/8095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