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观天下 杂技团的传家宝——180斤关公大刀
杂技团的传家宝——180斤关公大刀
驻马店网讯(记者 张朝)在市汉秀杂技团的训练大厅一角,有一个宽大的刀架,刀架上铺着红绸布,摆放着一把硕大的关公大刀,透着威严。
年轻演员把大刀当杠铃用
近日,记者走进汉秀杂技团,见到了这把大刀。三四个精壮小伙合力才能把大刀抬起来。艺术总监张红丽介绍,这把大刀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如今是杂技团的镇馆之宝,也是传家宝。把大刀摆放在大厅里,是为了激励年轻学员刻苦训练,发扬老一辈杂技人不怕吃苦、刻苦训练的精神,练就一身功夫,为观众奉献精彩的杂技艺术。
大刀比成年男性还高
“《三国演义》里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83斤。其实,汉代的一斤相当于近代的半斤。也就是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就是现在的40多斤,而我们的这把关公大刀有180斤。”汉秀杂技团年纪最大的演员王合理说。王合理年近60岁,原是山东菏泽杂技团的演员,20世纪80年代初来到汉秀杂技团。他和妻子都是团里的著名演员,拿手的节目是爬杆,妻子肩膀上顶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王合理手抓竹竿在高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王合理一直演到40多岁才告别舞台,后来做了教练,带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年轻演员。
王合理向年轻演员介绍大刀的历史
王合理说,当初他从菏泽到汉秀杂技团,这把大刀就已经存在了,它的历史也是听老一辈演员口口相传的。这把大刀打造于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制作的,当时有4把,现存的这一把最重的有180斤,最小的也有120斤。上台表演关公大刀的师傅人称曹老三,他把这把大刀玩得上下翻飞。同台演出的还有一名拉弓射箭的演员,不仅能用手还能用脚开弓,节目叫“举刀拉弓”,这是一项古老的表演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古朴、阳刚之美的艺术造型,表演动作威猛、难度大、极富艺术性和欣赏性,一招一式都尽显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后来,曹老三去了安徽某杂技团,这几把大刀就搁置了。有的演员训练时,把大刀当杠铃用,练臂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家团也数次搬家,现仅存这把180斤的大刀。
前些年,驿城区申报河南省杂技之乡时,把这把大刀当作重要物证写进了申报材料。2023年8月,驿城区获得“河南省杂技之乡”称号。
3人合力才能把大刀抬起来
在汉秀杂技团训练大厅里,10余名少年在苦练技艺,大的十六七岁,小的只有9岁。他们每天刻苦训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坚持不懈。他们一次次重复着高难度的动作,动作失败了,再来一次。受伤了,咬牙坚持,不下训练场,不轻言放弃。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日复一日坚持,举起的不是重量,而是美好的梦想。他们坚信一定会站在闪闪发光的舞台上,凭借着双手双脚,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市汉秀杂技团前身是驿城区杂技团,成立于1952年,如今已有72年的历史,2012年杂技团改制更名为汉秀杂技团。
汉秀杂技团代表驻马店市多次参加全国和全省的杂技大赛,并获得奖项,有着光荣历史。该杂技团不仅为驻马店广大观众演出,还在国内许多城市演出,并且到过北美洲、欧洲、亚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世界魔术艺术的权威组织——国际魔术师联合会吸收为成员。汉秀杂技团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杂技人才,在天中大地上向广大观众奉献杂技艺术,让这项古老的技艺遍地开花。
责任编辑:付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217/8148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