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望月
望月
文/谭文峰
静夜,天上最亮的,该是明月。
茫茫夜色里,常举头望月,望银辉飞泻,月光皎洁,从轻柔的月光里,有种温馨舒服的感觉。
月,没有太阳炽热眩目的光焰,但对于世间,须臾不可或缺。夜幕降临,月的光亮撒向大地,方便了多少为生计奔波和那些为了事业肩负使命的前行者。
月,颇有君子之风,能大能小,能圆能缺,利不占尽,光不尽显,常隐去些时日,让满天繁星也能闪亮于长夜;月,不只出现于晚间,有时白天也能看到明月,日月并明,阴阳调和,呈现自然界的共生和谐;更为可贵的是,此时明月则静悬一侧,低调含蓄,内敛包容,静而不争,甘当配角,倘若是人,这是何等高贵的品格。也难怪世人的情愫常倾注于明月,历览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美文诗篇,是月的柔美晶莹,给了他们艺术的灵感,又让他们把万般情思以诗意和浪漫嵌入明月。
幼时,夏夜,和家人躺在清净的院落里望月,感觉新奇;少年,和伙伴在月光下嬉戏,累了坐在草地上望月,满是憧憬;参军,在哨位和拉练夜行的山路上望月,充满激情;在大学校园里望月,有种浪漫;如今望月,更喜欢对月沉思,追忆远去的岁月……
不论何处望月,尽管还是那轮明月,我总是钟情于在家乡望月,一句“月是故乡明”的诗句,道出了无数游子思乡的情结。在故乡温馨熟悉的环境里望月,倍感亲切;不论何时望月,我更喜欢秋天的明月,当年李白、杜甫、孟浩然等名家不也曾为秋月陶醉吗?秋高气爽,秋月澄明,银辉洒遍广袤的田野……
月,像一个智者。日复一日,月亏至圆,月圆渐缺,悄然经历一个又一个轮回,永不停歇。月圆,是一种向往完美永不懈怠的追求;月亏,该是世间万物难以尽善尽美的告诫。其实,月亮最让人舒服的应是其柔和之美,以至于智慧的古人造字时将两个“月”字组合为“朋”,光线柔润,相互借光关照,此即为朋友最佳的状态,让人温暖,让人愉悦。
李白诗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漫长久远的岁月,明月始终凝视着世间发生的一切,是世事变迁和沧海桑田最权威的见证者。尘世间的月下独酌,月下相会甚或金戈铁马、万里跋涉……古今多少事,明月都看得真切。
我常于静夜,目光与相距38万公里之遥的月亮对接,月光如水,晶莹清澈,有时月会被云幔轻掩,呈朦胧之美……说心里话,每一次的凝望,感觉就像与好友会面,能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物我两忘,又有一种瞬间穿越时空,思接千古的感觉……
然而,与我们望月有别,还有一种更高境界的望月,那就是我们的探月科技工作者。他们不仅沉浸于捧酒吴刚、嫦娥奔月、琼楼玉宇、天上宫阙等一个个美丽传说中,而且用智慧和心血,探索更为神奇的世界。10多年前,即已将“玉兔号”月球车送上月球,实施月面自动巡视探测;还相继带回珍贵的月壤,并锚定2030年前以新近正式命名的“探索”号月球车载人登月……太了不起了,我们的探月科技工作者!他们以不懈的努力,为祖国、为民族、为生存的世界,在更大的时空追求着卓越!
设想有那么一天,通过人类不懈地探索,月球不再显得那么遥远,世人也不再满足于望月,或许可如平时旅游观光般轻松登月,并让月球上丰富的资源充分为我们所用,形成地球与月球间的良性互动……那时,人类生存之地,该是多么幸福美妙的世界。
静夜,思绪万千,我又禁不住举头望月……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317/816852.shtml